猪业新闻

统计局:2023年12月上旬生猪价格为14.0元/千克,环比下跌3.4%

2023年12月上旬,全国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稻米、小麦、玉米价格下跌,其中稻米价格下跌0.0%,小麦跌1.2%,玉米跌1.8%。棉花、生猪、大豆等价格也有所下降,豆粕和花生价格微幅下跌。详情请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同时,注意猪博士平台的原创与转载政策。直播预告:神秘大咖将带来惊喜。

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猪肉消费占比降到57.8%,优先发展高质量家禽产业?

中国猪肉消费量占比持续下降,禽肉消费量显著增长,反映出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农业农村部回应提案,强调多元化发展思路,预计禽肉消费在未来将继续增长。猪周期、牛周期、禽周期下的价格战影响着整个畜牧行业,各产业面临市场竞争和结构转型。尽管猪肉消费总量仍有增长,但其他肉类的快速攀升表明消费市场正在多元化发展。

国家发改委: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3.69元!涨价或难以持续!

2023年12月第三周,全国猪料比价上涨,预计生猪养殖盈利转正。猪价前半周因供应充裕和需求端节日备货而短暂上涨,后因备货完成而回落。下周临近元旦,消费或有小涨,但供需格局改善不明显,猪价涨势可能难以持续,后期存在走低风险。信息来源为国家发改委,供养猪人参考。

农业农村部:调动种豆积极性,稳定播种面积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在松原市召开全国大豆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展示高产技术和高油高产大豆品种,交流各地工作,部署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推广高产稳产技术,加快破解制约大豆单产提升的短板弱项,全力实施好大豆单产提升工程。

二季度生猪行情走势如何?非瘟对市场影响?

二季度初,养殖端因供给过剩和需求疲软导致亏损严重,猪价持续磨底。虽然3月养殖企业出栏量增加,但需求端受天气和资金流影响有限,预计4月猪价可能下降,4-6月随着大猪出栏减少,猪价可能上涨但幅度有限。非瘟疫情导致部分地区产能损失,但全国整体影响有限,预计三季度猪价将盈利,可能出现高点。

温氏力推年轻化!36岁温蛟龙成温家第三代首位董事会成员

近日,温氏股份发布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的公告,温家第三代成员温蛟龙替补非独立董事。公司现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控股公司390家,员工约5.29万名。温氏佳润作为集团转型先锋,深耕禽肉鲜品行业21年,成为黄鸡鲜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并于2024年中正式发布了新的品牌定位——“中国黄鸡鲜品领导者”。

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完成7100吨,短期猪价或依旧波动频繁

商务部与发改委、财政部联手开展本年度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以稳定猪肉市场。猪价短期内预计将继续波动,受终端市场和政策影响。养殖头均亏损压力缓解,但疫情风险与技术进步并存。2月28日专家将在直播间分享疫情防控策略。点击链接获取更多养猪人学习资料。

猪价上涨+成本下降,多家猪企二季度实现扭亏,“猪周期”是否迎来反转时刻?

随着2024年二季度生猪市场价格回升,多家上市猪企如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实现扭亏为盈,业绩大幅改善。尽管行业迎来盈利,但企业对未来市场保持谨慎乐观,强调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业内认为,养猪行业可能处于供需弱平衡状态,未来盈利将依赖成本管理。

关注!2025年部分上市猪企出栏量仍将增长

本文展望了2025年部分上市猪企的出栏量增长情况。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神农集团、东瑞股份和正邦科技等企业均公布了各自的出栏目标,显示了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的持续推进。文章还强调了企业在稳产、增效、降本以及优化财务状况方面的重要性。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重磅!国产转基因玉米即将批量上市!我国为何开放尚存争议转基因技术?

我国正式批准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审定,引发公众对安全性的关注。转基因技术旨在提高作物抗虫性、耐除草剂性,有助于粮食安全及环保。中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有严格的安全评估体系,确保其安全后才允许上市。开放转基因技术是出于种业振兴和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尽管转基因食品存在争议,但其潜在益处如减少农药使用和碳排放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