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新闻

未来中国养猪业究竟需要多少头母猪才合理?母猪存栏减到什么幅度才合适?

最近行业热议的3900万头母猪目标反映了政府对养猪业的新调控,但探讨合理存栏数量需考虑猪肉消费下降、生产效率提升、疫病影响、出栏体重增加以及进口肉等因素。未来母猪需求可能在2600万至3700万头之间变动,当前4100万头目标被认为过多,产能调控将考验调控机制和行业智慧。

生猪价格的下跌周期为何迟迟不走?明年,生猪养殖户该怎么办?

2023年猪肉消费旺季的猪价并未如预期上涨,而是承压下行,猪周期上行周期短且下跌周期长。专家分析指出,行业产能高位、规模化养殖和集中度提升导致周期调整慢,市场情绪影响周期长度。临近年底,需求增加可能带来短期反弹,但总体供大于求,猪价上涨空间有限。未来猪价将趋于稳定,猪企需关注成本控制以实现盈利。

农业农村部:今年第36周生猪宰后均重90.43kg,较上周上涨0.13%

本周,全国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下跌,主要受规模养殖场出栏节奏加快、散养户积极出栏及低价冻品猪肉投放影响,供应充裕而终端需求偏弱。各地区猪肉价格普遍下跌,同比跌幅扩大,图表展示了不同地区的具体价格走势和变化情况。

重磅!农业农村部释放两大信号,直指明年猪价行情!

2023年猪价尚未扭亏为盈,农业农村部释放了两个重要信号:一是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于正常水平,产能过剩,去化还需时间;二是屠宰量增加和新生仔猪增长预示供应充足,可能引发春节后消费淡季与出栏量增加的双重压力。养猪成本提高主要受PSY水平、疫病管理和饲料成本等因素影响。数智养殖作为可能的解决方案,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有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广西区猪九保生产总监李方玉将分享冬季猪群管理及疾病防控建议。

创5年来新高!国家统计局:上半年生猪出栏37548万头,增长2.6%!

7月17日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农业种植业增长稳健,夏粮总产量达历史第二高位,但同比略有下降。同时,肉类产量(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均有所增长,尤其是猪牛羊禽肉总量为4682万吨,同比增长3.6%。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生猪出栏量达到2018年以来的高位,表明行业供应过剩,但生猪存栏与出栏数据也显示出一定的增长。这一系列数据源自农财宝典畜牧版的报道。

9月猪价未能持续性上涨,临近双节是否有所回升?

近期猪价因终端需求无明显改善而保持僵持,受养殖企业出栏增加、大体重猪源供应缓解等因素影响,9月猪价震荡下滑。尽管8月生猪销售价格上涨,但9月猪价未能持续上涨,供需博弈持续。随着双节临近,需求或有小幅度提升,但市场预期提振作用有限,猪价预计维持偏弱震荡,10月后或因气温下降和成猪供应减少而迎来季节性上涨。

海关总署:关于进口俄罗斯猪肉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

本文档详细阐述了海关总署2024年第11号公告,关于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猪肉的新规定,包括检验检疫依据、允许进口的产品种类、出口企业的要求、动物疫病管理、生产及加工过程、包装和标识、证书要求等,以确保进口猪肉的安全和符合两国法律法规。

农业农村部:2025年1月1日起,不再制发《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纸质证照

2024年10月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829号公告,宣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5种农业行政审批电子证照,包括《农药登记证》、《肥料登记证》等。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停止制发相应的纸质证照。申请人可通过农业农村部政务服务平台查看和下载电子证照,社会公众也可通过该平台核验其有效性。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充分利用电子证照简化行政审批流程。

猪市“猪满为患”!进口猪肉量却大涨18.7%

2023年上半年,尽管国内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猪价低迷,养猪业亏损严重,但受进口猪肉价格相对便宜和下游贸易商看涨预期的影响,猪肉进口量仍保持上升。然而,随着国内能繁母猪存栏去化缓慢和猪企继续扩产,市场产能预计增加,养殖散户面临压力。在这种环境下,降本增效和灵活经营成为行业的生存关键。文章详细探讨了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来源于猪好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