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新闻

猪市风云变幻!2023年生猪行业十大话题来了!涉及产能、调控、调运等

2023年农业农村部强调提升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部署了生猪稳产保供、能繁母猪产能调控、疫病防控、绿色发展等工作。政府通过收储与轮储、市场监管、消毒等措施稳定猪肉市场,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同时加强疫病防控和区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此外,还发布了《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以提升行业标准。尽管市场波动,产能持续回调,但整体上为保障未来市场供应奠定了基础。

国家统计局:12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较上旬增长3.6%

国家统计局于12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旬,全国流通领域的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变动较大,其中29种产品价格上涨,19种下跌,2种保持稳定。值得注意的是,生猪(外三元)价格达到14.5元/千克,较上旬增长3.6%,反映了当时的市场动态。文章强调版权信息和猪博士平台的声明,内容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学习参考,非投资建议。

速看!广东、广西、山东、四川等省有新动作,为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意见》描绘乡村振兴路线图,强调畜牧业发展,包括强化‘菜篮子’保障、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拓展食物来源等。广东、广西等地推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如广东实施新的排放标准,山东探索‘保处联动’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四川强化生猪产业调控和现代化养殖,广西则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上取得显著成果。这些举措共同促进养殖业和乡村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第二批收储来了!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5月生猪产品数据,能繁母猪存栏4258万头

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上周猪粮比价低于5: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将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并指导地方收储。数据显示,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虽有波动,但生猪产量和屠宰量增长,价格方面全国二元母猪和仔猪价格下跌,生猪出场及批发市场价格同比下跌,但进口猪肉量增加。尽管成本上升,散养和规模养殖的生猪净利润仍面临亏损,相关部门将加强调控以稳定猪肉市场。

收储消息的公布对生猪市场行情会有何影响?分析来了

国家发改委宣布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短期提振了市场信心,但由于生猪供给过剩、消费淡季需求不振以及高温天气等因素,预计猪价会出现先涨后稳,最终回调并震荡的走势。关注二次育肥和企业出栏情况对后续市场的影响。

猪价下跌缺乏持续性,猪价仍将延续上涨的走势?

近期,生猪价格先涨后跌,北方雨雪后养殖端认价出栏增加,导致价格下滑。然而,腌腊旺季的到来提振了市场情绪,猪价缺乏持续下跌基础。预计12月18日,猪价虽有下跌,但部分地区出现反弹。随着猪源供应改善,屠企采购压力减轻,但因毛白价差偏窄,屠企压价心态增强。尽管如此,腌腊需求的季节性增长有望支撑猪价,12月中下旬猪价可能创新高,但考虑到腌腊旺季短暂且库存充足,价格过度看涨可能并不现实。

全球玉米、大豆产量均有所下调,中国进口大豆创历史新高

美国农业部3月供需报告显示,全球玉米产量预估下降,美国、阿根廷产量增加,巴西产量不变,乌克兰、俄罗斯和南非产量减少;大豆产量下调,巴西出口和中国进口创新高。美盘大豆价格因需求回暖和巴西升贴水上涨而反弹,带动国内豆粕市场价格上涨,饲料养殖企业补库意愿增强。3月11日,43%豆粕现货价格上涨,全国均价上调90元/吨。

俄罗斯前三季度猪肉出口激增23%,约50%的出口猪肉是冷冻猪肉

2024年1月至9月,俄罗斯猪肉出口量同比增长23%,出口额同比增长27%。主要出口目的地是白俄罗斯,占近90%的份额,其次是越南和中国。自2月底以来,中国市场对三家俄罗斯猪肉出口公司开放,已向中国供应近3万吨肉类和内脏。此外,俄罗斯对塞尔维亚、中国香港、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多哥和巴西的猪肉出口也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