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生猪产能调控工作考核方案》

6月23日,中央农办主任与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主持会议,传达国务院和李克强总理的最新指示,聚焦生猪产能调控工作。会议通过的考核方案强调了考核作为稳定生猪生产的关键,要求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并配合金融、环保和用地支持政策,以确保调控机制的长期有效性。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有关违法行为的通知(摘要)

本文为坚决防控非洲猪瘟,要求各地畜牧兽医部门严格执行责任,严查未经批准的假疫苗,通过拉网排查、暗访调查、鉴别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生猪生产和产业稳定。同时,强调了投诉举报机制和宣传教育,以科学引导养殖场户和从业人员,共同维护非洲猪瘟防控的大局。

2022年“五一”假期餐饮消费食品安全提示

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临近五一假期时发出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强调选择证照齐全的餐饮场所,注意餐饮卫生,合理网络订餐,选购新鲜食材,餐饮单位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定,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倡导节约用餐,同时提醒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及时投诉。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名单的通知

2022年,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的通知,对一批到期并有意愿继续创建的畜禽养殖场进行了现场复验。天津富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07家养殖场被认定为2022年农业农村部标准化示范场,广宗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二场等102家养殖场复验合格。各地需制作颁发相关标牌,强化监督指导,以提升养殖标准化水平,推动现代养殖体系的构建,助力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附件提供了示范场的详细名单。

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突破1万项 全面覆盖我国批准使用的农药品种和主要植物源性农产品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新增81种农药和2985项限量,覆盖10092项,达到国际标准近2倍,严格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包括对禁用和限用农药的设定、鲜食农产品限量、进口农产品监管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科学风险评估方法。同时,同步发布的4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解决了部分标准的检测难题,该新标准将于2021年9月3日起正式实施。

河南:打出“组合拳”促生猪稳产保供

河南省作为重要的生猪生产大省,通过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强化责任落实、扶持政策、重大项目推进和科技服务,成功实现生猪产能快速恢复,截至2021年三季度,存栏量和出栏量均居全国前列。通过科学引导和技术支持,河南省正朝着规模化、高质量发展转型,预计未来几年将大幅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和精深加工产品比例。

农业农村部:研究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发布制度

农业农村部一季度报告指出,经济运行良好但面临成本上涨、防灾任务重等问题。将持续保障粮食和生猪生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脱贫成果。同时,研究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发布制度,以稳定市场预期,防止价格大起大落。预计生猪供应将逐步恢复常态,未来将加强疫情防控并探索长效机制,保障猪肉市场稳定。

新修订的畜牧法已通过,十二个亮点解读

新修订的畜牧法强调将畜牧业纳入发展规划,支持畜禽养殖,推进绿色发展,强化疫病防治,优化粪污处理利用,促进草畜平衡,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并完善畜禽产品保供稳价体系,加强疫病监测和疫苗研制。这部法律旨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市场稳定,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尚俭崇信 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

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主题为“尚俭崇信 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活动旨在贯彻党的最新思想,强化食品安全治理,提升食品产业质量,倡导诚信自律、科学消费,强调社会共治和公众教育,同时要求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活动实效并严格执行纪律,活动总结报告需在7月12日前提交。

国务院严查进口冻品!10月猪肉进口环比减少13.2%

2020年10月我国进口猪肉量激增,但检测出的冷链食品核酸阳性率上升引发关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了冷链食品感染风险,指出病毒可能通过冷链传播,但整体阳性率较低。指南强调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消毒措施,以减少病毒传播。个人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后,应注意手卫生和物品消毒。目前尚未发现直接食用冷链食品导致的感染,但仍需密切关注相关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