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建设试点县名单

本文介绍了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进行的试点工作,17个省份69个县被纳入试点范围。要求完善试点方案,明确保险覆盖率、财政资金支持和处理体系改造等;自2022年起,试点县需按季度上报病死猪处理情况,加强信息填报和审核;各相关部门将提供指导和政策支持,确保试点工作规范进行。

江西南昌:养的越多,奖的越多!

南昌市农业农村局出台8条硬核措施提振生猪养殖信心,包括奖补存栏量、能繁母猪补贴、规模养殖场贷款贴息、病死猪处理补助、疫病防控资金、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建设及对国家级调出大县的财政奖励,旨在保障生猪稳产保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座谈会在南昌举行

5月19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南昌主持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座谈会,强调继续保持生产恢复目标,落实扶持政策,强化防控与监管,大型养殖企业需发挥引领作用和行业自律。同时,马有祥还调研了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要求全面贯彻中央部署,确保长江‘十年禁渔’顺利进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做好 2022年“两节”“两会”期间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作出安

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储备局联合部署2022年重大节日和重要时段的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强调粮源保障、市场供应充足、名优产品投放、政府储备调控、产销合作、秋粮收购服务提升和市场监管。旨在维护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确保农民权益,保障粮食安全。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由国务院发布,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提出明确目标和重点任务,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等,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并为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农业保险需扩面增品提标

2021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年,农业保险在巩固脱贫成果、稳定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农业保险的现状、不足,提出创新保险品种、提高保障水平、发展收入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创新服务方式等措施,以期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加强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降低农民经营风险和融资难题。

重大变化!全面取消政采苗,5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改革方案,从2023年5月1日起,养殖场户自主采购疫苗并免疫,免疫合格后申请补助,政府停止向规模养殖场户直接提供疫苗。改革涉及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等病种,补助标准和程序详细规定,旨在提升免疫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率,强化防疫管理,促进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农业农村部:加快开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推动完善动物检疫制度

农业农村部答复十三届全国人大张凤英代表关于动物检疫制度改革的建议,强调了《动物防疫法》修订后在完善检疫申报、协助检疫、屠宰检疫管理制度方面的进展,明确了检疫证明与肉品品质检验的区别,并指出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屠宰检疫效能。

降企业融资成本需更多硬招

中国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得益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政策支持,如LPR改革、存款市场管理等措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下降,实体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尽管面临国际利率水平比较和外部环境复杂性的挑战,未来需通过深化LPR改革、优化存款利率监管及银行服务创新来进一步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依法保障新发展理念在畜牧行业得到全面落实

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畜牧法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执法检查,肯定了法律在畜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也指出粗放生产方式、产业体系不完善、疫病防治和环保问题、草原畜牧业短板、扶持政策优化不足等问题。报告呼吁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推进产业链发展,并强调了草原畜牧业的振兴和法治水平提升。修改立法工作已列入计划,将加快进程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