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农业农村部2022年生猪等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通知

2022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生猪等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旨在了解屠宰环节的污染情况,评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通过部级和省级监测,对跨省和省内流通屠宰企业的产品进行微生物、药物违法添加等检测,并要求各地制定实施方案,确保监测数据科学性和代表性。

农业农村部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机构管理规定》再次公开征求意见

此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农业农村部为规范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机构管理,对现有规定进行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内容包括机构的职责与条件、遴选评价流程、监督管理措施,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办法。旨在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业发展。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助农增收

两位基层省人大代表刘金国与刘影在河北新闻网直播中探讨如何通过深化农业改革,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延长产业链,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活富裕。他们强调了品牌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链多元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疫情期间车辆运输农业生产物资进出天津可申请“通行证”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为保障疫情期间农业生产物资和生活资料的顺畅流通,发放‘通行证’,涵盖种子、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及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企业需符合相关防疫要求并申请通行证,通行证工作专班提供24小时服务,已发放800余张,确保公路运输不受阻。

抗疫保稳硬核举措 天津市13亿元支农资金提前下达

天津市财政为抗击新冠疫情,提前下达大量支农资金,通过补贴种粮农民、农机购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式保障粮食安全。同时采取多项措施稳产保供,包括农业保险、动物防疫、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和渔业发展,以维护市场秩序,确保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充足且质量有保障。

新政策!2022-2025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意见出炉!

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2-2025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强调强制免疫动物疫病如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等,群体和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要求,以及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等的免疫策略。该指导意见明确了免疫计划、技术指导、免疫记录、报告制度和免疫效果评估等措施,以保障动物防疫安全和养殖业健康发展。

石家庄:42个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全面展开

2022年1月1日,石家庄市42个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全面展开,涉及安置区、危旧房改造、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等多个领域,多个项目如前太保村回迁安置区和南位村集中区等展开挖槽与拆除作业。各级部门和企业承诺以高标准推进,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争取早日建成,让市民受益。

北京:为种子立法 推进种业之都建设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北京市种子条例(草案)》,强调安全与发展并重,突出科技创新和种质资源保护。条例强化种业之都建设,鼓励育种创新,保护种质资源,反映北京种业的科研实力和优势。同时,展示了丰富的种业创新成果和林木新品种,对提升京郊农业产业附加值有积极作用。

风云突变的后市!国家发改委“降温”成功,猪价全线下跌,每头猪补贴2000元!

7月12日猪价下跌,市场因散户出栏放量而加剧,同时国家发布养猪补贴政策。然而,发现人畜共患病病毒让养猪人担忧。全国生猪收购价下跌,部分地区有上涨,但总体北跌南涨。官方调控影响市场,加上规模猪企出栏增加,猪价触底上涨。同时,各地实行不同补贴政策,鼓励养猪。后市分析指出,猪价可能保持震荡高位,但超过一定价格会遭遇调控,进口肉可能成为调控工具。

地方政策法规

本文汇总了多个地区关于食品生产和管理的最新政策与措施,包括山东的屠宰规范、江苏省的生猪产能调控、各地食品安全抽检与监管办法、食品小作坊和生产企业的管理规定,以及市场监督机构的能力验证结果和冷链食品管控要求。同时,还涉及公示的生猪屠宰企业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征求意见。内容覆盖全国多个省份,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行业标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