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母猪分娩看护与否对仔猪成活率影响有多大?1100头母猪场每年可以多生产1000头仔猪。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母猪分娩期间通过优化环境和细致的护理来降低仔猪损失和提高生产效率。文中强调了值夜班的重要性,以及一系列具体的观察和检查措施,如穿着合适的颜色、轻柔的动作、仔细听呼吸声等,以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健康。此外,还提到了饲料和水的质量检查,以及邀请外部专家进行交叉检查的方法。资料来源于John Gadd的《现代养猪生产技术》。

‌冬天养好羊的3大要素

本文详细介绍了冬季养羊的关键要点,包括如何通过保暖防风、增强羊的食欲和做好疾病预防来确保羊群的健康与生产。具体措施涵盖提供干净干燥的垫草、搭建风寒防护墙、供给高能量饲料以及定期检查羊群健康状况等,帮助养羊人应对寒冷天气带来的挑战,提高养羊效益。

猪咳嗽反反复复,原因弄清楚了吗?

本文详细分析了造成猪群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包括传染性因素、饲养管理因素、病原菌和病毒性感染。同时探讨了用药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如病因复杂、药物选择不当、给药方式不合理等。最后提出了有效的用药方向和注意事项,强调了环境控制和治疗时机的重要性,帮助养殖户更好地防控和治疗猪的呼吸道疾病。

产前饲喂水平对高产母猪初乳产量和分娩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临产前母猪不同饲喂水平对其初乳产量、初乳免疫球蛋白IgG浓度、仔猪初乳摄入量、分娩时间、死胎比例及高产母猪助产发生率的影响。通过将114头长白-大白二元杂母猪分为三组,分别饲喂不同量的哺乳料和妊娠料,结果显示提高哺乳料摄入量可增加仔猪初乳摄入量,可能提升母猪初乳产量,但对分娩时间、死胎率及助产需求无显著影响。

超440亿元!牧原、温氏、海大等24家上市猪企2024年总营收超6000亿元,净利润超440亿元..

2024年,24家上市猪企营收合计6634.73亿元,其中牧原、温氏、海大、新希望四家企业营收超千亿元,占比近七成。牧原股份以178.81亿元净利润位居第一,并大幅降低生猪养殖成本。文章分析了猪企盈利改善的原因,包括生猪价格周期性上涨和饲料成本下降,并指出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提升对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仔猪副伤寒用什么药?猪副伤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养猪人须知道!

本文介绍了猪副伤寒,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猪病,常见于1-4月龄仔猪和生长猪。文章详细阐述了猪副伤寒的症状,如败血症、体温升高、下痢等,以及治疗方法,如使用抗生素和疫苗进行控制。同时,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如疫苗接种、猪舍卫生、饲料管理等,提醒养猪人关注猪只健康,增强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非瘟流行期间养殖场管理措施

本文讲述了如何进行后备猪转场前的病毒检测、养殖场的常规监测、异常情况的预警与处理流程,包括体温异常、采样送检时间限制、临时隔离措施、区域实验室检测的快速响应以及日常网格化管理的提升,以确保猪场的生物安全和及时应对可能的疫情。

家庭农场更适合采用三周批生产模式

三周批次生产模式是一种在家庭农场中被推荐的策略,通过将猪只流动划分为三周周期,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农场产量,尤其对于500头以下的中小型猪场,通过全进全出方式降低疾病感染风险。这种方法将全场母猪分为七个批次,每三周进行一次分娩、断奶和配种,有助于集中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减少疾病传播。虽然在转换过程中可能需要付出成本和管理挑战,但长期来看,它能提升生产效率和员工福利。

猪场常见的“七种腹泻的病理变化”汇总,教你正确鉴别猪腹泻类型

本文详细描述了猪群中常见的七种腹泻的病理变化,包括盲肠、结肠炎症、出血性淋巴结、肠黏膜病变、胃肠道充血、脱落细胞等特征。这些病理变化有助于猪场识别可能的疾病,但仅凭病理学诊断可能不够全面,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对于隐性、混合或继发感染的腹泻,病理变化可能不典型,因此猪场兽医在诊断时需综合考虑。

一起妊娠母猪群发性低温症的诊治

报道了山东某规模化猪场妊娠母猪因天气骤变引发的群发性低温症病例,病猪表现为体温降低、精神萎靡。治疗方法包括强心补液、能量补充,通过肌肉注射药物并添加电解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配合猪舍保温。同时,强调了预防低温症的重要性,建议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在寒冷季节注意限饲与能量补充,以及舍温控制,以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