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消费跟进低迷,市场基本面偏空,猪价“跌猛了”?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4年9月国内生猪市场的行情变化,包括猪价走势、供需关系、节日影响以及养殖端和屠企的市场行为。尽管9月猪价表现不及预期,但受国庆假期前备货需求及部分养殖户挺价心态的影响,市场仍存在一定的看涨信心。文章还探讨了消费市场的低迷对猪价的抑制作用,并预测了后市的猪价走势。

临近国庆假期,生猪价格仍有逆转的趋势?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秋佳节前后猪价的走势,指出尽管受到学生返校和节日需求的支撑,但由于养殖端出栏量增加,猪价呈现单边下行的趋势。文中还探讨了生猪期货合约报价走低的原因,并展望了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对市场的潜在影响,认为虽然当前猪价承压,但受二育入场及国庆备货等因素影响,价格仍有逆转可能。

猪价风云突变!新一轮大行情来了!10-12月份猪价要大涨?

进入9月份,国内生猪市场面临供过于求的压力,尽管节日临近和消费逐步改善,但猪价仍出现全面大幅下跌。主要原因包括集团化猪企加大卖猪力度以回笼资金以及部分养猪户的避险性抛售,导致屠企收猪难问题缓解并下调猪价。短期内,猪价或将持续震荡下行,需关注节日期间市场变化及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和屠企开工率的变化。

国家发改委:生猪、禽类、禽蛋产能充足,市场供应有保障

2024年9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表示,全国秋粮长势总体正常,生猪、禽类、禽蛋产能充足,蔬菜供应稳定。国庆黄金周期间保供稳价工作已提前部署,确保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合理运行。针对高温和局部强降雨影响,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生产和流通环节畅通,并加强市场巡查检查,保障市场秩序平稳。

猪价连续11日下行,养殖端出栏积极性较高

文章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及价格走势。自8月中旬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尤其在九月上旬后跌势更加明显。供应端压力倍增,规模企业、前期二次育肥猪源和散户出栏积极性增加,导致市场供应充足。需求方面,受经济环境影响,终端市场需求增量有限,屠宰企业订单不多,开工率处于低位。短期内,供大于求的局面将继续主导市场,价格下行趋势明显。尽管后期大体重猪源需求可能增加,但整体销售压力仍较大,价格水平下降是大势所趋。

9月猪价“一地猪毛”!什么原因导致的?后期会不会涨?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秋假期前后生猪价格的波动情况,指出近年来节假日利好效应减弱,导致猪价出现“逢节必跌”的现象。文章探讨了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变化对猪价的影响,并结合数据预测未来短期内猪价可能继续震荡下行。同时,文章还提到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但能否带来新的消费提升仍存在不确定性,业内人士普遍保持谨慎态度。

一夜“变天”,猪价“雷霆上涨”,1个新变化!

2024年9月29日,国内生猪市场呈现高频涨跌拉锯走势。受集团猪企月末出栏冲量及屠企备货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猪价短期内波动较大。然而,随着月末临近及国庆假期的到来,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北方地区猪价大部偏强,南方市场则以弱稳为主。文章详细分析了近期猪价波动的原因及其背后市场供需变化的逻辑。

机构解读:供需压力加剧,9月猪肉价格弱势下调

2024年9月,尽管受到开学和中秋节日的提振,猪肉市场需求增长有限,而市场供应较为宽松,导致猪价和猪肉价格高位震荡下滑。9月出栏量增加,供应压力加剧,毛猪价格走低,进一步压制了猪肉价格。虽然近日毛猪价格有所反弹,但白条消费力度欠佳,短期内猪肉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国庆后市场情绪不乐观,预计猪价仍有看跌预期。

二次育肥热度提升,能否扭转9月猪价跌势?

本文分析了2023年9月份生猪价格的走势,指出中秋节前南北方价格跌速相似,但节后北方价格跌速加快,主要由于前期出栏节奏滞缓和供应压力大。同时,随着二次育肥热度提升,养殖端可能提前完成出栏计划,支撑月底猪价上涨。文章还探讨了南北市场出栏进度差异、供需关系及节日效应的影响,预测月底供需或双向支撑猪价上涨,尤其是北方市场。

生猪价格还有多少上涨空间呢?

2024年9月初,全国生猪价格呈现上涨态势,不同地区涨幅不一。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和华南地区的生猪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时,仔猪和母猪价格略有波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显示猪肉价格有所上升。进入9月,随着天气转凉及中秋国庆双节来临,终端消费需求增加,预计短期内市场供应将出现偏紧局面。文章还探讨了当前二育行为及未来市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