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一夜下跌,猪价下跌“猛抬头”!

11月生猪市场基本面转强,受小雪节气和寒潮天气影响,市场对消费前景预期回升。然而,由于屠企收猪成本增加、白条购销放缓及养殖端认卖意愿增强,猪价呈现“过山车”走势并承压下跌。尽管如此,随着消费旺季到来,后市猪价仍有望偏强运行。文章分析了近期猪价波动的原因及其未来趋势。

二育支撑不足,加剧标猪价格下行压力!

5月国内生猪市场以盘整偏弱为主,受供需博弈影响,猪价整体下跌空间有限。供应端适重猪源充足,需求端因气温升高和消费淡季导致白条走货难度加大。预计月末及端午前后市场购销格局将有所变化,需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和二育补栏心态对猪价的影响。

生猪三连涨遇冷 | 玉米基础余粮不足 豆粕行情弱势

2025年5月29日,全国生猪价格呈现稳中上涨趋势,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分别达到14.50元/公斤、14.14元/公斤和13.73元/公斤。端午节临近,阶段性需求回暖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但整体需求偏弱限制了上涨空间。玉米市场因基层余粮不足,贸易商出货情绪不高,价格呈偏强震荡走势。豆粕方面,受进口大豆到港量恢复及关税政策影响,现货市场价格持续下探,月底逐步趋稳。本文提供全面的行情分析与预测,供养猪人参考。

广西、吉林、四川多地投放储备肉 养殖业二季度边际改善

2022年9月,中国生猪和肉鸡养殖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有所改善,多地政府启动冻猪肉储备投放,以稳定中秋、国庆期间市场供应。生猪期货价格走强,预示行业前景向好。尽管猪价有望上涨,但上市公司估值低位,为投资者提供了板块性投资机会。文章由西南区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全球粮食市场拉响警钟 13省前三季度生猪数据公布

本文概述了2022年11月1日的生猪市场动态,包括猪价在13.17元/斤左右,批发市场白条价格涨跌,养殖户挺价惜售,俄暂停乌粮运输导致农产品市场波动,以及中国13个省份前三季度的生猪出栏、存栏和畜牧业发展数据。这些省份的数据展示了总体增长,但各地区有差异,如四川和河南出栏量较大,部分地区如云南和广西的增速较快。同时,文章提及了其他农产品市场情况和各地区相关指标。

二次育肥热度不减 | 2023年一号文件简报 资讯盘点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提出多项农业措施,如生猪稳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支持等。其中,对养殖行业强调了生猪产能调控、规模化养殖升级、生物育种、废弃物处理和疫病防控。二次育肥在猪价波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但受市场因素影响,盈利和亏损并存。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猪价上涨,而养殖户需谨慎把握出栏时机以降低风险。此外,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和地方产业发展如‘内江黑猪’也受到关注。

生猪供应存在增量预期 原料市场动态

2025年3月6日,生猪市场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受天气影响部分地区购销受限,居民消费需求回升推动价格上涨。生猪期货近月合约反弹,但供应增量预期存在,盘面缺乏持续上涨驱动。玉米市场继续处于上市旺季,交易价格总体稳中偏强。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猪和玉米市场的供需情况及未来走势,并提醒养殖户理性看待市场变化。

节前猪价“狂飙”,节后或迎“降温潮”

端午小长假临近,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明显。5月中旬猪价震荡走低,受气温升高和消费需求不足影响,中大猪需求不佳,标猪报价创下阶段性低值。然而,进入5月下旬,随着节日需求增加和养殖端挺价现象增多,猪价迎来反弹。文章分析了猪价上涨的逻辑及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并预测节后市场或回归下行趋势。

明日猪价参考 ‖ 愿平安!泸定6.8级地震以致65人遇难

中秋节临近,中国多地生猪市场震荡调整,国家发改委与有关部门计划投放第一批中央冻猪肉储备,多地已启动地方猪肉投放。同时,四川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引发救援行动,报告伤亡人数,强调地震防灾减灾知识。文章内容来自国家发改委、新闻机构和互联网,未经授权的资料仅供学习,非投资建议。

涨猛了,猪价上涨“一片红”!1个新变化【今日猪价】

2024年生猪市场经历了从产能去化到供应过剩的变化。二季度和三季度初,生猪价格超预期上涨,但“金九银十”期间由于出栏加快,价格回落。随着大雪节气的到来,腌腊消费高峰开启,猪价再度上涨。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变化及未来走势,探讨了猪价上涨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