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商品猪偏弱调整〡鸡蛋价格整体平稳

2025年4月28日,全国生猪价格稳中有跌,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分别下跌0.06%、0.30%和0.08%。养殖端对后市看涨预期减弱,补栏积极性下滑,导致市场供应压力增加,短期内猪价或继续呈现稳中偏弱走势。此外,鸡蛋价格方面,下游终端购买力度减弱,库存累积,销区市场到货增加,预计近期鸡蛋价格或将偏弱调整。

猪价开始企稳,仔猪却在“高位”撑不住了?还有一大利好消息

文章分析了当前猪价在养殖端和需求端的双重支撑下开始企稳反弹的现象。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66元/公斤,部分地区如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出现上涨,而东北、西北和华南地区仍维持下跌态势。尽管猪价有企稳迹象,但整体市场供强需弱,后市猪价或仍易跌难涨。同时,仔猪价格也因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出现高位下跌的趋势,养殖户不必急于补栏。此外,豆粕价格开始降温,饲料价格上涨势头或将失去支撑,对生猪养殖形成利好。

靠腌腊支撑猪价上涨,估计要11月中下旬以后了?

本文探讨了立冬后北方地区的供暖情况及猪价走势。文中分析了冬至前后猪价反弹的期望与现实,指出近年来腌腊对猪价的支撑效果减弱,并预测今年腊月(1月份)可能是猪价上涨的时间段。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气温对腌腊消费的影响以及传统消费习惯的变化。

四季度生猪供需双增,价格走势如何?

文章分析了2024年国庆期间及四季度的生猪、禽类和禽蛋市场供应情况。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前生猪和禽类产能充足,国庆黄金周期间保供稳价具备坚实基础。文章还引用了Wind数据、中邮证券研报以及卓创资讯的分析,指出四季度猪价下降空间有限,行业将维持较好盈利。同时,文章探讨了二次育肥对市场的影响,预计11月和12月的生猪供应量增加,可能会对行情产生利空影响。

二次育肥热度提升,能否扭转9月猪价跌势?

本文分析了2023年9月份生猪价格的走势,指出中秋节前南北方价格跌速相似,但节后北方价格跌速加快,主要由于前期出栏节奏滞缓和供应压力大。同时,随着二次育肥热度提升,养殖端可能提前完成出栏计划,支撑月底猪价上涨。文章还探讨了南北市场出栏进度差异、供需关系及节日效应的影响,预测月底供需或双向支撑猪价上涨,尤其是北方市场。

9月生猪出栏量攀高峰,节前需求预期落空,预计节后期现均低位震荡

文章分析了9月份生猪市场的情况,指出9月生猪出栏量达到高峰,规模场和中小散样本企业的出栏量和存栏量均有所增加。仔猪价格自6月起持续走弱,反映出供给相对宽松的现实。需求端方面,节前需求表现疲软,屠宰开工率下降,二育基本已出栏为主,补栏谨慎。预计节后及四季度现货和期货市场将保持低位震荡。

猪粮比连续16周低于6:1,收储未落地,6月猪价存在破7可能性?

6月猪价持续低位,全国生猪出栏均价14.36元/公斤,市场情绪转弱。尽管有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预期,但由于猪粮比价仍在5:1-6:1的预警区间,且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预计第二批收储难落地。猪价难涨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产能过剩,仔猪价格下跌,市场对后市预期悲观。猪企如傲农计划去产能以应对市场变化,养猪业面临长期的产能调整和去库存压力。

猪价五连涨,二育疯狂!仔猪价格却跌破成本线,啥情况?

文章分析了当前猪肉市场的冰火两重天现象:生猪价格上涨,而仔猪市场却陷入低迷。文章探讨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包括养殖端情绪、压栏惜售、二次育肥行为以及供需失衡等。同时,文章还展望了未来仔猪市场和整个养猪产业链的可能变化,强调了大型养殖企业和中小养殖户面临的不同挑战。

生猪价格涨跌调整 | 上半年畜牧业平稳增长

2025年7月16日,全国生猪价格继续走低,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受天气炎热和消费需求疲软影响,屠企宰量低位运行,短期猪价或延续弱势态势。同期发布的上半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农业生产总体稳定,生猪出栏小幅增长,猪肉产量温和上升。本文来源自行情宝、国家统计局等权威平台,供养猪人参考学习。

供大于求态势难以扭转,年底前猪价或降幅有限

本文分析了2024年全国瘦肉型生猪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由于大猪存栏偏紧、二次育肥阶段性存在,叠加需求支撑力度不强,猪价或呈现先涨后降的态势。年内交易均重上升和压栏惜售行为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但整体供应压力较大,供大于求格局难以改变。尽管四季度需求逐渐增加,但仍不足以扭转供大于求的局面,预计年底前猪价降幅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