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底部支撑转强,短暂猪价上涨或“势不可当”?

进入11月,猪价重心下移,从月初的17.33元/公斤下降至16元/公斤,降幅达7.7%。然而,随着购销格局的变化,猪价底部支撑逐步转强,短期内有上涨趋势。11月下旬,猪价可能出现“翘尾”走势,但供应端的压力仍不容忽视。本文详细分析了全国各产区的猪价变化、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并预测未来1-2日猪价将延续震荡上涨的趋势。

未来2个月猪价会跌“破8”吗?官方喊话:大家保持合理出栏节奏,不要恐慌抛售

文章详细分析了当前南北22个省份标猪报价跌破8元的现象,并探讨了年末猪价的走势。四季度全国标猪均价从18.2元/公斤降至16.8元/公斤,降幅达1.4元/公斤。主要受五大因素影响:中大猪存栏增加、集团提前出栏、二次育肥出栏、恐慌抛售及疫情传言。尽管近期猪价偏弱,但随着猪肉消费进入年末传统旺季,猪价总体将保持在成本线以上运行,建议养殖户保持合理的出栏节奏,避免恐慌抛售。

猪肉消费进入旺季!生猪市场状况如何?养殖户的售卖意愿怎样?

本文介绍了北方天气转冷后猪肉消费进入旺季的背景下,山东德州平原县生猪市场的最新状况。养殖户石统政表示,当前生猪价格为每斤8.1元,比上月下降0.9元,出栏一头猪可盈利约240元。尽管猪价有所下降,但整体养殖状况好于去年。养猪协会会长孙玉国提到,集团化企业和个体户在元旦春节前的传统行情旺季仍能保持正常盈利水平。此外,当地养殖场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和安装环控系统提升了生产效率。全国范围内,11月份第2周的生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7.4元,头均盈利约260元,处于正常盈利水平。

一夜“逆转”,猪价下跌“踩刹车”!附:11月18日猪价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承压下跌,主要由于阶段性产销错配和供应基本面宽松。11月中下旬,猪价连创新低,但随着养殖端抵触降价心态增强,猪价下跌幅度收窄。分析显示,当前市场多空交织,短期内猪价或将维持低位盘整态势。文章详细介绍了各地区猪价走势、供需情况及未来市场预期。

刚涨就跌!11月19日多地猪价跌回“原形”,明日能否重掀上涨潮?

11月19日,全国多地生猪价格再度下跌,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6.25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41元/公斤。北方和南方多个区域的猪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跌幅较大。尽管养殖户抗价惜售情绪增强且天气转冷可能带动消费需求,但供应端出栏仍较为积极,猪价上涨前景尚不明朗。本文分析了各地猪价的具体变化及未来走势。

猪价:一塌糊涂!北方或稳住!

2024年11月13日,全国生猪均价为8.29元/斤,较昨日下跌0.08元/斤。全国各地猪价普遍下跌,跌幅加剧,无省份上涨。最低省份为新疆,均价7.86元/斤;最高省份为广东,均价8.87元/斤。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幅,主要由于猪源供给充足,需求有限,屠企压价采购,预计明日南方地区延续跌势,北方地区或将趋稳。

靠腌腊支撑猪价上涨,估计要11月中下旬以后了?

本文探讨了立冬后北方地区的供暖情况及猪价走势。文中分析了冬至前后猪价反弹的期望与现实,指出近年来腌腊对猪价的支撑效果减弱,并预测今年腊月(1月份)可能是猪价上涨的时间段。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气温对腌腊消费的影响以及传统消费习惯的变化。

生猪:如何看待11月下半月行情?【行情预测】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4年11月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走势及未来预期。由于集团企业加快出栏节奏,近期需求端有所改善但仍显疲软,导致现货价格持续下跌。随着气温下降和腌腊灌肠旺季的到来,预计11月下旬肥猪需求将逐步转好,但暖冬可能影响腌腊数量。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期货合约的基差及价差变化,以及母猪产能恢复和屠宰企业的运营状况。整体来看,市场对旺季需求仍持期待态度,但在供给积极释放的情况下,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生猪市场底部支撑有所改善,猪价下跌“踩刹车”!

11月生猪市场面临供需双重压力,消费需求缺乏增量,气温偏高导致季节性利好难以兑现。与此同时,供应压力不减,猪场疫病散发,出栏积极性较高,加剧了屠企压价现象。近期猪价持续承压,但降幅有所收窄,部分地区出现逆势上涨趋势。尽管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但由于供应压力较大且需求跟进不足,短期内猪价反弹或难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