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CFT进口玉米拍卖成交率下滑 加剧现货市场压力

本文深入分析2025年7月中国玉米市场现状与走势,涵盖现货、期货、政策、天气及国际市场动态。国内进口玉米连续拍卖对市场情绪形成压制,现货价格局部下调;东北产区玉米余粮集中在贸易商手中,新作生长条件良好。CBOT玉米收跌,大连玉米期货主力合约小幅下行。关注重点包括天气变化、饲料需求、进口玉米到港、国际出口数据等。结合中储粮竞价交易结果与全球市场动态,预判7月玉米价格整体偏强运行,远期7-9月或呈趋势性上涨态势,直至新季玉米上市。

大涨900元,11月进口鱼粉狂涨价!12月库存将继续下降

11月份,国内外鱼粉价格强势上涨。秘鲁中北部捕鱼受局部禁捕影响,成交量增加,外盘价格上涨100美元/吨。国内进口鱼粉因外围提振和库存消耗,价格大幅上调800-900元/吨。2024年11月1日-22日,秘鲁中北部捕鱼量为803,901吨,完成配额比例32.03%。国内港口鱼粉库存降至29.36万吨以下,鱼粉市场整体呈现高位整理态势。文章分析了鱼粉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走势及未来展望。

节后,豆粕打响第一枪,准备开涨了!

本文分析了春节后豆粕市场的表现,指出由于美国农业部报告、中美贸易不确定性以及南美天气等因素影响,豆粕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尽管市场对于进口大豆到港量预期降低,但考虑到南美大豆丰产几率高和国储豆投放等调节因素,豆粕的上扬空间有限,全年仍可能延续供强需弱的局面。文章还探讨了与玉米、小麦等其他农产品的关联性,展望了2025年整体农产品领域的发展趋势。

阶段性供应趋紧 玉米价格重心继续上移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玉米现货及期货的最新动态,包括国内主产区市场购销情况、港口库存、加工企业开工率以及国际市场的玉米价格变动。同时,探讨了未来几个月影响玉米价格的关键因素,如天气变化、政策调整、进出口情况等,并对后市进行了预测。文章还整理了近期相关的新闻报道,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市场信息。

上下两难,短暂生猪市场将以弱稳为主?

进入5月初,猪价呈现“上下两难”的局面,全国标猪出栏平均价盘整在14.81元/公斤。文章分析了猪价波动的原因,包括母猪存栏变化、育肥成本上升、市场需求疲软以及二育入场谨慎等因素,并预测短期内猪价将以弱稳为主,中下旬可能存在震荡走低的风险。同时,强调了养殖端和屠企的博弈对市场的影响。

玉米市场压力何时缓解?紧盯这些关键点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期现走势平稳,北港和南港库存均处于高位,降库速度不理想。现货市场呈现近端偏弱远月偏强格局,同时仓单压力显著增加,麦玉价差缩小使得小麦在饲料中的替代优势增强。此外,国际粮食贸易环境复杂多变,需持续关注港口库存、仓单压力释放及政策调控情况。

2025年1月2日国内主产销区玉米价格

本文提供了2023年1月2日中国各主要地区的价格信息,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江西、上海、广东、广西及北方和南方港口的出库价、收购价和平仓价等。数据涵盖多个城市的具体价格及涨跌情况,有助于了解全国范围内的价格动态。

大豆“涨猛了”!大豆“越涨越来劲”要彻底翻身?

本文分析了中国大豆市场近期供应持续偏紧的局面,导致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及未来走势。基层毛粮中低蛋白大豆和高蛋白大豆的价格分别突破1.9元/斤和2元/斤。价格上涨主要由于农户售粮进度快、粮商贸易商囤货惜售以及国储拍卖未启动和进口大豆到港延迟等因素。文章还详细列出了黑龙江省各地区37-42蛋白大豆的毛粮收购价格,并对未来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建议相关主体密切关注政策调控和进口恢复情况,保持谨慎态度。

美国掀起关税风暴,中方霸气反制!反制清单值得关注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5年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的背景及影响,特别是中国对此采取的反制措施。文章重点探讨了中美贸易战中大豆市场的反应,包括中国对大豆需求的变化、进口来源的调整以及市场对美豆的谨慎态度。此外,文章还提到中国反制清单未提及大豆的原因,并对未来两国贸易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