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

刑期一年缓刑两年!贵州首例鸡蛋被查出氟苯尼考案判了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全省首例鸡蛋含氟苯尼考案,养殖场负责人邓某因非法在蛋鸡养殖中使用禁用兽药氟苯尼考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此案警示全省家禽养殖场不得违规使用禁限用兽药,保障食品安全。

农业农村部通报10起农资执法案例,其中3起假劣兽药、饲料典型案件。

这是一系列关于2020年期间在河南、山西和广东发生的非法生产、销售假劣兽药和农药的案件。金某辉和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无证生产,涉及金额巨大,涉嫌刑事犯罪,被相关农业农村局依法移交给公安机关处理。广州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未获得兽药生产许可证被处罚。这些案例展示了对违法生产活动的严厉打击和执法部门的严格监管。

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

本通知旨在推动落实关于畜禽粪污还田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养殖场户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鼓励粪肥还田、沼气生产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强调了粪污利用的标准规范和排放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养殖场户履行污染防治责任,同时提供技术指导与装备支撑,推动粪污管理与全量利用,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环保新格局。

湖南五部门联合发文:外省生猪及生猪制品必须由指定通道入湘

湖南省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发布通告,自11月1日起实施入湘生猪及生猪产品指定通道管理,设立29个检查站,确保疫情防控和规范运输。此举旨在强化区域防控,切断疫情传播途径,保障生猪供应安全及公众食品安全。各检查站负责检查、消毒、合格放行、违规处理等工作,以维护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秩序。

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

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针对蔬菜水果、禽蛋肉类、养殖水产品三个重点,严厉打击违规用药、非法添加和休药期不规范等行为,确保食品安全。行动将持续至12月,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严格规范种植养殖屠宰过程,加强监管和直查直取,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生猪收购贩运要实名登记了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强化生猪收购贩运管理,要求从事收购贩运的单位和个人通过‘牧运通’小程序登记基础信息,实施全国统一编码,以规范行为并降低非洲猪瘟疫情传播风险。同时,加强产地检疫和运输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记录和管理,以保障猪瘟防控的常态化和有效性。

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7月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会议,强调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确保畜牧大县全覆盖。会议要求各地提高政治站位,加快项目进度,加强设施配套,推动粪肥还田利用,强化监督管理,并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力争高质量完成粪污资源化利用目标。典型经验和案例将被广泛宣传以推动工作进展。

非洲猪瘟常态化!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

针对非洲猪瘟防控的新形势,农业农村部发布了《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该指南按照系统梳理、分类指导和精准防控原则,详细涵盖了生猪养殖、运输、屠宰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防控要点,旨在帮助生产经营者识别风险、提升生物安全,以阻断疫情传播,保障生猪产业的稳定和恢复。

海关总署:暂停进口23家境外肉类生产企业产品

2020年7月的国务院发布会强调了防范疫情输入风险,尤其是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的监管。海关总署采取了多项措施,如要求出口国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远程视频检查境外企业执行情况,并针对发生聚集性感染的国家暂停部分产品进口。这体现了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视和国际合作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