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知识

夏季猪高热混感难?老兽医支招破困局!

本文详细分析了每年夏季高温期间(6月至10月中下旬)养猪场常见的猪病流行情况,重点介绍了猪瘟与蓝耳病、猪瘟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混合感染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鉴别及综合防治方案。涵盖病因、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疫苗防控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学习,提升猪场健康管理能力。

仇华吉研究员关于目前非洲猪瘟疫情的七个观点【梁宁养猪观点】对话仇华吉研究员——非洲猪瘟之变与未变

本文总结了非洲猪瘟病毒毒株的多样性,强调了其生物学特性保持不变,以及防控中的误区和未来流行趋势的讨论。文章指出,疫情的爆发与环境因素、猪场管理、人员流动和季节性应激有关,提倡系统性、综合性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物理隔离、早期发现、猪群免疫力提升和环境优化,以实现病毒防控的长期稳定。

冬季谨防蓝耳病爆发

冬季蓝耳病防控需关注生物安全,包括慎重引种、消毒彻底、内部环境控制(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继发疾病防控和提高猪群营养水平。针对问题猪场,建议药物方案包括控制细菌感染和蓝耳病毒血症,疫苗方案则选用灭活苗或活苗免疫,根据猪场具体情况选择。冬季猪舍呼吸道疾病增多,务必做好精准防控,以减少蓝耳病影响和损失。

实证研究:非洲猪瘟病毒可在4℃河水中稳定存在42天;60℃加热处理2小时,非洲猪瘟病毒依然存活且发生

研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ASFV)在4℃下较稳定,可在河水样本中保持传染性42天,但随着温度升高至15℃和21℃,病毒稳定性下降,传染性缩短。此外,加热处理后的格鲁吉亚2型ASFV虽然失去在肺泡巨噬细胞上的复制能力,但仍能在猪体内复活但毒力减弱,产生了减毒株ASFV-989,这是一种有潜力的非转基因候选疫苗,对猪群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腹泻的临床症状,这样来鉴别

在春季,由于昼夜温差大,人们易受病毒感染,特别是猪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引发的腹泻问题频发。3月28日晚19:30,直播间邀请专家详细讲解这两种常见病毒性腹泻以及细菌性腹泻,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病症。不要错过专家的权威指导,点击链接参与直播获取预防和治疗建议。

什么对养猪场的威胁最大不是小非,是这3种!

养猪场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蓝耳病、圆环病毒和霉菌毒素,这些疾病和毒素通过免疫抑制影响猪群健康,导致呼吸道疾病和继发感染。控制蓝耳和圆环病毒,解决霉菌毒素问题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定期使用药物如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和克霉太保是预防和管理这些威胁的有效方法。

猪链球菌病与其它猪病的鉴别诊断,很实用,建议养猪人都看看!

本文讲述了产房仔猪出现腿肿、瘸和神经症状时,如何鉴别猪链球菌病与伪狂犬、副猪嗜血杆菌的区别。文章详细介绍了猪链球菌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案,以及伪狂犬和副猪嗜血杆菌的特征和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强调了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抗生素和疫苗在疾病防控中的运用。

2007年的非洲猪瘟病毒是从非洲什么地方引出的?

这篇文章讲述了非洲猪瘟病毒的起源,特别关注了2007年格鲁吉亚爆发的II型ASF病毒。研究发现,这种病毒可能起源于莫桑比克,与南非、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的病毒有亲缘关系,且非洲东南部被认为是其可能的起源地。这对于理解病毒的传播路径和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提及了种猪信息和猪博士下载资源。

养猪“六点定位”你可知道?养猪人要学会这几点,省心省事

本文介绍了做好猪饲养管理的关键六点,包括料定点、粪便集中区、夜间引导、水引导定位墙角和分栏习惯培养。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养殖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让养猪过程更加轻松。高级兽医师杜金波分享的实用养殖技巧,适用于养猪场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