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非是否需要空气过滤系统?来看看病毒性气溶胶传播能力 这篇文章主要关注病毒性气溶胶在生猪生产中的传播风险,特别是口蹄疫、PRRSV、IAV、PEDV、PRV、CSFV和ASFV等病毒的远距离和短距离传播。研究强调了气溶胶粒径、病毒株等因素对传播的影响,以及新希望六和进行的空气采样和检测研究,结果显示空气过滤系统在防控非洲猪瘟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提倡猪场应采取空气过滤、消毒和降低粉尘等措施,以创造低风险的生物安全环境。 技术 2024年01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386 浏览
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及治疗 母猪在配种、分娩等环节易患子宫炎,主要表现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症状包括体温升高、精神萎靡、分泌物异常等。防治措施包括产后冲洗子宫、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治疗、保持猪舍清洁、严格消毒助产和人工授精操作。预防工作至关重要,需确保环境干净、助产工具消毒无菌,以降低炎症发生率。 技术 2024年04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386 浏览
妊娠母猪如何保胎?这三点尤其注意!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判断母猪是否妊娠,以及如何做好孕母猪的保胎工作。文章重点讲解了母猪易流产的三个关键时期,并提供了合理的饲养和管理建议,以确保母猪在怀孕期间的安全和胎儿的正常发育。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细心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母猪流产率,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技术 2024年1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86 浏览
猪场制定免疫程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本文详细介绍了猪场免疫程序的制定原则,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次数、方法等。文章强调了根据猪场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免疫程序的重要性,并讨论了母源抗体干扰、猪场病史、免疫途径、季节性预防疫病、不同疫苗之间的干扰以及免疫监测等因素对免疫程序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完善的监测制度,可以为猪群建立坚强有效的防疫屏障。 技术 2024年10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389 浏览
猪场发生口蹄疫,怎么处理?口蹄疫处理的“三步走”原则 本文详细介绍了口蹄疫对养猪场的严重影响及临床症状,包括体温升高、水泡形成等,并提供了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紧急处理原则。通过疫苗接种、环境控制和消毒等方式,可减少口蹄疫传播风险,降低经济损失。同时,文章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快速应对的重要性,为养猪场提供科学指导。 技术 2025年03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389 浏览
高温来袭,母猪繁殖障碍如何应对? 文章探讨了夏季热应激对猪场生产的影响,包括降低分娩率和生长速度,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精液和卵母细胞质量、使用抗氧化剂和激素补充来减轻繁殖障碍。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早期妊娠失败是夏季繁殖问题的关键,而管理策略和营养补充可能提供解决方案。 技术 2024年07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90 浏览
母猪怀孕40天内,千万别做这些小动作! 本文详细介绍了提高母猪产仔数的关键在于降低怀孕40天内的胚胎早期死亡。文章分析了配种后不同阶段胚胎死亡的原因,并提供了具体的措施来减少这些死亡,包括避免物理刺激、合理的日粮管理、保持安静的环境以及正确使用药物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细心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和繁殖效率。 技术 2024年12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390 浏览
兽药知识 | 黄芪多糖在养猪中的妙用 非洲猪瘟时期,黄芪多糖作为重要的生物安全措施,能增强猪群抵抗力,防治病毒和细菌性疾病,提高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尤其对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提升显著。它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配合疫苗使用,减少疾病发生,优化养猪生产。但使用时需遵循专业兽医指导。 技术 2022年08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93 浏览
蓝耳病在自来水中可以存活多久? 研究发现美国蓝耳病在秋冬季节高发,粪池是传播重要源头。研究团队关注病毒在自来水中的存活时间,发现不同温度和处理条件下蓝耳病毒存活时间差异显著,提示水源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潜在媒介,特别是对于特定毒株如L1C 144变种和VR2332菌株。这一发现对于防控猪蓝耳病的公共卫生措施具有重要影响。 技术 2023年12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393 浏览
在非洲猪瘟背景下,建议养猪场谨慎这些危险行为 非洲猪瘟对全球养猪业构成重大威胁,猪场在防控时需谨慎避免对病猪解剖操作,因为这可能导致严重污染。实验室采样和鼻拭子检测是监测非洲猪瘟的有效方式,而非采血。剪牙断尾并非必要,母猪奶水质量好时对生产性能无负面影响。专家强调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风险极高,提醒猪场采取严格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技术 2024年04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39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