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知识

雨季严防非瘟发生,做好消毒是关键!(附消毒方案)

6月19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强调雨季对养猪场户的影响,如消毒效果减弱、猪只应激增加和病毒扩散风险。要求养殖场户升级生物安全防护,如增设隔离设施、强化消毒管理、全面封场、人员车辆管控、环境监测消毒以及应急处置机制。特别推荐使用百胜-30等消毒产品进行有效杀灭非洲猪瘟病毒。同时,优化疫苗免疫策略,确保猪群健康和猪场稳定。

以腹式呼吸为主,轻微咳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怎么诊治?

本文描述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日益增多,主要症状、传播途径、易感群体和发病季节性。疾病可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6-6月龄仔猪最易感,急性暴发和最急性型死亡率高。治疗原则是抗菌和缓解呼吸困难,同时强调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减少应激。预防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环境、维持均衡营养和定期保健,以提高猪只抵抗力。

猪场清洗消毒,避免这些误区!

本文详细探讨了养猪场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常见的六大误区,包括水资源浪费、细节忽视、消毒剂选择不合理、缺乏科学评价标准、安全保障不足以及单一消毒剂的依赖问题。通过改进清洗方式、关注隐蔽结构、合理选择消毒剂、制定固定标准和加强安全措施,可有效提升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

非洲猪瘟暴发的可能轨迹:农场间传播高达71%!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使用PigSpread模型研究了非洲猪瘟在美国东南部养猪场的传播情况,评估了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他们发现农场间的猪移动是主要传播途径,车辆和本地传播也起作用。通过模拟,控制策略如隔离和监测等减少了79%的继发感染。然而,研究人员强调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防控措施,疫情可能持续时间超过140天。研究结果发表在《预防兽医学》杂志上,得到了USDA APHS和SHIC的支持。

妊娠母猪的饲喂诀窍,你GET到了吗?

本文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和生产阶段的妊娠母猪对营养的需求及相应的饲养技术。通过采用步步高的饲养方式、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和高-低-高的饲养方式,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营养需求,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成长。此外,文章还强调了保胎防流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措施以防止母猪过肥或过瘦,确保其健康状态和繁殖能力。

猪流感高发期,这个猪流感的最佳治疗方案,可以试试!

秋季猪流行性感冒高发,疾病表现为高烧、打喷嚏、咳嗽等。治疗上,需迅速采取抗生素+中兽药+对症治疗,如复方阿莫西林、荆防败毒散等,防止继发感染。预防为主,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做好防寒保暖和消毒。详情请参考养猪管理与技术。

通过李曼养猪大会学习到的非洲猪瘟防控要点!

最近的李曼养猪大会上,关于非洲猪瘟的讨论聚焦于其流行现状、毒株类型(包括野毒、变异株和苗毒)、弱毒的特性与诊断难点、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预防控制策略、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带毒生产的可能性。专家强调科学的生物安全在防非瘟中的重要性。同时,还提到了春季腹泻问题和直播间专家讲座的相关内容。

冬至|这三件事养猪人做对了吗?

今天是冬至,北方人以饺子庆祝,养猪人在寒冷的天气中需加强猪舍保暖,定期检查猪只健康,合理搭配高能量饲料。同时,注意冬季疫病防控,可利用猪博士专家咨询获取问诊服务。12月28日晚有呼吸道疾病鉴别诊断直播,帮助养猪人提高疾病防控能力。

灭活非洲猪瘟病毒需要59℃还是100℃?

非洲猪瘟病毒防控研究引发关注,明尼苏达大学与德国实验室的研究结果看似矛盾。前者发现高温下病毒可能仍具活性,后者则报告59℃可消除感染性。差异源于评估方法不同,一个是活性PCR法,另一个是经典的病毒分离培养。尽管100℃下病毒基因组稳定,但热处理可能仅损伤基因组而非外膜。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发验证活性PCR方法,并关注60℃对病毒灭活的效力,以及紫外线等其他灭活手段。非洲猪瘟病毒的彻底灭活条件仍需更多科学研究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