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此病多发,临床上切勿误诊为非洲猪瘟! 本文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洪涝灾害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南》,详细介绍了洪涝灾害易发的猪丹毒疾病,包括其致病原因、临床症状,并重点探讨了猪丹毒的防治措施,包括个体治疗、群体预防、疫苗选用及改善饲养管理等方法,旨在为猪场提供有效的防控策略。 技术 2024年07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723 浏览
当前拉猪车对非瘟病毒传播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拉猪车辆在非洲猪瘟(ASF)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包括彻底清洗、消毒处理、隔离措施等,旨在降低ASF病毒通过拉猪车辆传播的风险。 技术 2024年07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672 浏览
高温季节保持猪繁殖性能的5大秘诀! 本文探讨了高温天气对工厂化猪场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调整日粮配方、保证充足清凉饮水、改变饲喂时间、采取降温措施和适当进行保健预防等应对策略。 技术 2024年07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664 浏览
导致母猪致死的几类疾病汇总与防控 本文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母猪疾病,包括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母猪热应激、增生性回肠炎(胞内劳森氏菌)和母猪胃溃疡等,对每种疾病的特征、易发季节及猪群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帮助养猪户更好地管理和预防这些疾病。 技术 2024年07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700 浏览
要想母猪PSY超过25,这几个关键点要到位! 本文探讨了提高猪场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的有效策略,包括优化胎次结构、提高产活仔数和哺乳仔猪成活率,以及加强猪场健康管理,旨在帮助养猪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技术 2024年07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680 浏览
如何将母猪转化为成功的母猪? 本文详细介绍了后备母猪的培育和管理,包括从出生开始的营养计划、优化生长速度、控制窝产仔数、设定体况标准、提供合适的猪舍、考虑环境温度、通过公猪接触刺激发情以及确保健康。这八个关键因素对于提高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延长其寿命和提升整体养猪效率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精心培育,可以确保后备母猪成功过渡到繁殖群,从而提高整个猪群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技术 2024年08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195 浏览
含有淡水螺的水体对非瘟病毒传播具有促进作用 非瘟病毒在亚欧地区的传播非常成功,并表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性。研究发现,该病毒在含有淡水螺的水体中存活时间更长,且日本学者在鲍鱼中发现了与非瘟病毒关系密切的病毒。亚美尼亚研究团队的研究表明,9种淡水腹足动物(如螺、蜗牛)能显著延长非瘟病毒的存活时间,并可能成为病毒的扩增或维持宿主,代表其长期生存的生态位。这些发现为理解非洲猪瘟的传播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技术 2024年08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189 浏览
更低料肉比为您带来更高的收益 本文介绍了通过使用海波尔麦氏种猪来提高猪肉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的方法。海波尔麦氏种猪能够在减少饲料成本的同时,实现高效的瘦肉增重,降低料肉比(FCR),从而帮助养殖场主在较大的体重基础上获得更高的利润。此外,该品种还降低了生态足迹,有助于环境保护。文章还详细解释了剩余饲料采食量(RFI)的选育过程及总体系统盈利能力(TSP)的概念。 技术 2024年08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26 浏览
引起猪只发烧疾病的鉴别与治疗 本文详细介绍了五种常见的猪疾病——巴氏杆菌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猪链球菌感染、猪弓形体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案。内容涵盖了每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如高烧、呼吸困难、皮肤变化等,并提供了具体的药物治疗建议,包括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粉剂、庆大霉素、恩诺沙星针剂、荆防败毒散等。这些信息对于养猪场管理和兽医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技术 2024年09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333 浏览
放养户21天非瘟净化方案 本文详细介绍了猪场在引进猪苗时的筛查与项目激活流程,包括苗源场的分类认证、栏舍的八大改造措施、进猪苗的管控流程以及定期监测方法。同时,文章还涵盖了21天净化项目的启动条件和操作流程,组织与会议制度,以及必要的物资准备清单,确保猪场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非洲猪瘟疫情。 技术 2024年08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31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