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环节中 “三天”管理法则,你知道吗? 这篇文章讲述了养猪生产中五个关键阶段——哺乳仔猪、保育猪、生长猪、怀孕猪和哺乳母猪在转群或分娩后三天的精细管理要点。内容包括初生仔猪的吃足初乳、保温、免疫保健,保育猪的饮水、喂料、保温和排泄调教,生长猪的饮水、排泄训练和合理喂养,怀孕猪的防应激和少喂料,以及哺乳母猪的饮水、产程控制、消炎和喂食。这些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员工效率,提升猪只生长和生产性能。 技术 2023年08月30日 0 点赞 0 评论 245 浏览
怎样合理制定猪场驱虫计划?(二)——驱虫计划原则 本文讲述了在面对猪寄生虫疾病种类繁多、复杂多变的挑战时,如何根据猪场的具体情况、养殖模式差异以及寄生虫的生活史和繁殖特性,采取综合防治为主、合理用药为辅的原则,制定针对性的驱虫计划。重点突出对主要寄生虫的防治,兼顾寄生虫对药物敏感度的差异,以提高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技术 2023年09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245 浏览
猪场清洗消毒,你还在犯这些错误吗? 本文探讨了猪场安全与养殖场环境控制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猪场清洗消毒过程中常见的六大误区,包括水资源浪费、细节忽视、不合理消毒剂选择、缺乏科学标准、安全保障不足以及单一消毒剂依赖等问题,并提供了改进建议,帮助养猪场提升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性。 技术 2025年04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246 浏览
健康养猪的基本要求 当前中国养猪业面临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防疫观念淡薄等问题,导致疾病频发。推行健康养猪,需改善环境、采用多点生产(如美国式分区饲养)以控制疾病传播,以及进行营养调控,满足不同阶段猪的营养需求,通过人工授精技术优化种猪选育,以提高养殖效益和猪群健康。 技术 2023年11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46 浏览
母猪跛行的发病原因、影响、治疗 母猪跛行是猪场普遍的问题,造成生产效率降低和成本增加,可能导致高达230.84美元的经济损失。母猪的终生寿命和性能会受负面影响,导致高淘汰率和利润损失。可能导致的因素包括群养环境、腿部疾病和感染。治疗方案包括早期诊断、转移至软质地板、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美洛昔康和氟尼新葡甲胺,以及针对感染性病因的抗菌治疗。预防和管理母猪跛行对于维持猪场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技术 2023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6 浏览
干货分享!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环境清除的实用指南 本文深入探讨了非洲猪瘟(ASF)对养猪业的影响及环境中的病毒核酸清除方法。通过QPCR检测评估污染程度,并介绍了冲刷法、火焰灼烧法和氯制剂裂解法等有效策略,帮助养殖户确保猪场生物安全,减少疫情复发风险,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强调了封堵生物安全漏洞的重要性。 技术 2025年04月14日 0 点赞 0 评论 246 浏览
后备母猪配种 母猪排卵通常在发情后的24至48小时,高峰点为36小时,卵子受精能力约8-10小时。实践中,通过观察静立反应确定母猪受孕时机,首次配种在发情后立即或稍后,第二次配种建议在8-12小时后。配种需在母猪排卵前2-3小时进行,选择在饲喂前后两小时以利于成功受孕。 技术 2023年04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6 浏览
蓝耳病是仔猪杀手?如何预防? 本文讲述了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强调了从源头控制的重要性。防治措施包括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和爱乐新以增强免疫力、缩短产程及人工采集初乳以确保仔猪获取充足母源抗体、提供舒适环境、合理疫苗免疫时间以及定期保育舍消毒。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仔猪死亡率,稳定农场生产。 技术 2023年09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247 浏览
小猪胀气突然死亡,原来是这个病在作怪! 猪胀气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发病急、死亡迅速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冬春阴冷潮湿季节。文章详细分析了猪胀气的诱因,包括产气荚膜梭菌和肠道扭转,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猪胀气的具体措施,如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合理调整饲料粒度、增加粗纤维摄入、做好保温防潮工作等。此外,还介绍了胀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植物油灌服以及药物预防等方法。 技术 2024年11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7 浏览
快来学!猪场老手告诉你怎么防控母猪子宫炎 母猪产后子宫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母猪繁殖,可能导致不孕和淘汰。病因包括便秘、配种不洁、营养不良、环境卫生差、霉菌感染等。症状有发热、分泌物异常等,可能转化为慢性,表现为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子宫炎会延长非生产天数,增加淘汰率,降低受精率和仔猪健康。预防和治疗使用抗生素如林可霉素和地美硝唑,配合保健品如加减消黄散、肝肾康、速补进行保健。 技术 2023年06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24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