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

母猪腹泻如何治疗

本文讲述了母猪拉稀的常见原因,如饲料霉变、细菌病毒感染、环境条件、寄生虫、消化问题等,提供了针对不同原因的治疗方案,如使用腹泻太保针、母畜太保调理胃肠道、多维太保增强免疫力和克霉太保消除霉菌毒素。同时,文章也强调了预防母猪拉稀的重要性,推荐使用母畜太保、多维太保和克霉太保的组合来维护母猪健康,防止营养不良和妊娠期间的问题。

温湿度对猪的影响

本文详细介绍了温度和湿度对猪的影响。猪作为恒温动物,其正常体温在38.7~39.8℃之间,对外界温度要求严格。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增加饲料消耗和饲养成本,甚至导致疾病或死亡。文章还列出了不同类型猪的最适温度范围,并指出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将猪舍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以确保最佳生产环境。

断奶母猪的管理

本文主要关注断奶母猪的精细管理,包括延长16至18小时的照明时间(保持在150-200勒克斯),提供200克/头/天的葡萄糖通过饮水,以及保证每日3.5公斤以上的哺乳母猪饲料供给。在断奶1至3天内,将母猪置于特殊栏道进行管理和观察。对断奶7天后未发情的母猪,采取记录、运动刺激(如运动场活动)和辅助手段(如饥饿法、添加发情中草药或激素药物)来促进发情,对于持续未发情的母猪,则考虑进行淘汰处理。

狂犬病

这篇文章深入介绍了狂犬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其被弹状病毒科引起,会导致人和动物出现神经兴奋、狂暴、意识障碍等症状,以及最后全身麻痹死亡的严重状况。文章还详细描述了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和诊断方法。最后,文章强调了目前无法治愈狂犬病,防控措施主要是疫情监测、扑杀患病动物以及加强动物免疫接种。

猪圆环病毒感染

猪圆环病毒感染可引发多种疾病,如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等,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文章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圆环病毒(PCV1、PCV2、PCV3、PCV4),其中PCV2致病性最强。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但需考虑母源抗体的影响及病毒循环时间。正确诊断PCVD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理检查等多方面因素。预防感染还需关注饲养管理、环境和营养因素。

限位栏母猪不吃的防治

本文介绍了在母猪场中,如何解决母猪因活动空间有限而出现的不吃料或吃料少的问题。通过温和驱赶、添加抗应激维生素、测量体温、提供自由运动机会以及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等方法,帮助母猪恢复正常的采食行为。

猪不同阶段营养需求和饲养

本文介绍了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划分,生理特点,以及不同阶段的生长育肥规律。重点讨论了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与饲养管理,包括补料、喂养方法、疾病预防和提高育成率、断奶重的措施。同时,对于育肥猪的营养需求、饲料选择和饲养管理给出了详细建议,强调了环境控制和疾病防控对整体养猪生产的重要性。

教你如何全面做好猪场的细节管理?种、料、繁、舍、病、管

分享养猪行业的关键要素:品种、饲料营养、繁殖技术、猪舍环境、疫病防控和管理。强调品种和疫病防控的重要性,以及精细化管理、猪舍环境改善、繁殖技术优化和饲料标准饲喂。提升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产业效率是提高养猪效益的三个层面,对于大型企业尤为重要。

妊娠母猪饲喂标准

这篇文章描述了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策略,根据妊娠阶段划分为三段,分别为妊娠一个月(1.8-2.2公斤/天/头)、妊娠中期(2.0-2.5公斤/天/头)和最后一个月(2.8-3.5公斤/天/头),并在产前一周开始逐步减少饲料量。

轮状病毒引起的产房仔猪腹泻防治

本文详细描述了一例发生在2023年4月的母猪养殖场中,新场区60头分娩母猪所产的660头仔猪因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大规模腹泻案例。文章记录了从发病、检测、诊断到治疗的全过程,并总结了使用庆大霉素、杨树花口服液及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的效果,以及该病对仔猪生长和断奶重的影响。尽管及时治疗使得伤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疫情仍给猪场管理和人员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