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母猪同期发情方案及长期不发情母猪处理方案 这篇文章分享了针对经产母猪和长期不发情母猪的同期发情方案,包括计划配种头数与日期、断奶后使用公猪气味剂诱导、烯丙孕素和相关激素药物如血促性素、戈那瑞林的施用步骤,以及在断奶后5-7天进行两次配种的具体时间安排。这些措施旨在优化猪场的批次化生产管理,提高配种效率并确保猪只健康繁殖。 技术 2024年02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658 浏览
后备母猪的选留或外购 本文讲述了如何合理安排母猪更新比例,选择具有品种特征的后备母猪,关注生长速度与繁殖性能,以及如何在仔猪断乳到初次配种阶段进行选留。对于规模化猪场,强调了选种标准、遗传缺陷的避免和公母猪的预留比例。对于外购的后备母猪,着重于血统、健康状况的考察以及适宜的引种体重控制,以确保其适应性和健康。 技术 2024年04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339 浏览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特征为鼻炎和颜面部变化。防治包括药物治疗、种猪管理、隔离观察和改善饲养环境等综合措施,旨在降低经济损失并防止疫情扩散。 技术 2024年04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278 浏览
育肥猪血便原因以及处理措施(一) 文章描述了猪群胃溃疡的可能原因,包括饲料颗粒过细、霉菌毒素干扰和高能量饲料的影响。当猪出现皮肤苍白、粪便异常和胃部溃疡症状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处理方法包括调整饲料类型(如添加小苏打和使用颗粒完整的饲料)、控制霉菌毒素(添加霉毒清并更换饲料)、以及调整高能量饲料比例。 技术 2024年04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402 浏览
育肥猪血便原因以及处理措施(二) 本文描述了猪只出现血便的几种可能原因,包括细菌性感染(如使用泰妙菌素和地美硝锉治疗)和病毒性疾病(如猪瘟、非洲猪瘟,需配合实验室检测)。寄生虫性血便也需关注,可通过合理驱虫(如阿本清和阿维康)预防。建议在发现血便时,不仅要进行药物治疗,还要送检以明确病因,区分细菌性和病毒性,并关注环境卫生和驱虫管理。 技术 2024年04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464 浏览
蓝耳监测样本新选择——舌尖液,更少的样本实现精准诊断 研究团队评估了舌尖液在蓝耳病防控监测中的应用,发现其在死亡仔猪样本中检出率较高(60%),且对出生小于24小时的仔猪敏感性优于血清。舌尖液的使用可作为监测蓝耳状态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评估垂直传播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替代脐带和胎盘样本的方法。 技术 2024年04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586 浏览
猪丹毒 猪丹毒是一种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猪,尤以3-6月龄架子猪为主。疾病可通过消化道、破损皮肤和媒介生物传播。诊断手段包括病原分离、PCR检测和血清学方法。预防上,疫苗接种至关重要,常用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可用于治疗。 技术 2024年04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398 浏览
如何正确给母猪清宫 本文讲述了母猪在夏季特别需要注意的5种需要进行子宫冲洗的情况,包括产程过长、掏猪后、死胎、产子过多和小猪过大,以预防和治疗子宫炎症。清宫操作需谨慎,遵循适当的时间和方案,使用抗生素进行子宫灌注,以降低猪场的淘汰率,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 2024年04月17日 0 点赞 0 评论 368 浏览
实验室假阳性的解决策略 本文探讨了在动物疫病的临床PCR检测中常见的假阳性问题,分析了其可能的原因,包括样本污染、耗材污染、试剂盒污染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如规范实验室设计、物料抽检、良好的实验室管理和定期消毒,以减少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技术 2024年04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92 浏览
猪Ⅱ型链球菌病 本文概述了一种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最急性、急性与慢性三种类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描述,诊断方法(通过革兰氏染色和血液培养),以及防控措施,特别是强调了疫苗接种,特别是我国研制的用于预防猪链球菌病的灭活苗在预防控制中的重要性。 技术 2024年04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8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