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养猪更有未来 本文探讨了家庭农场,尤其是饲养50-300头母猪的养猪场,为何具有较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家庭农场规模适中,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既能适应农村家庭现实,保证收入水平,又能有效管理,符合环保要求,且采购成本较低。未来中国养猪业将更倾向于家庭农场和大型养殖集团的发展模式。 技术 2024年02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488 浏览
母猪各阶段流产——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 本文详细探讨了妊娠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的胚胎丢失和流产,如应激、营养管理不当、疾病感染(如布氏杆菌病、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等)、环境因素(如高温、寒冷)、遗传缺陷、药物中毒等,并提供了预防措施,如合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母猪健康维护,旨在帮助提高母猪繁殖成功率。 技术 2024年02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272 浏览
死猪处理流程 该篇文章详细描述了处理死猪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物品准备、人员防护、病死猪采样与环境消毒、打包处理、运输及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步骤,确保在避免生物安全隐患的同时,遵循严格的生物安全流程进行操作。 技术 2024年02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472 浏览
仔猪断奶管理要点 本文主要讲述了仔猪断奶过程中面临的生理和环境挑战,包括从母乳到固体饲料的转变、消化系统发育不全等,可能导致的断奶应激综合症。文章强调了早期补料教槽、选择合适的断奶日龄(推荐28日龄)、温和的断奶方式、饲喂和环境过渡的重要性,以及定期巡查以确保仔猪健康和生长。通过这些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应激,提高断奶成活率和生长性能。 技术 2024年02月29日 0 点赞 0 评论 230 浏览
仔猪断奶管理应该注意些什么要点? 断奶是仔猪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涉及到生理和环境适应的挑战。要提高仔猪的断奶成活率,关键在于早期补料教槽,帮助其逐渐过渡到固体饲料,促进消化系统发育。选择合适的断奶日龄,如28日龄,可降低应激,提高后期生长性能。同时,需关注天气和环境条件,以减轻断奶过程中的不适。通过综合管理,确保仔猪健康断奶,提升养殖效益。 技术 2024年03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55 浏览
非洲猪瘟Ⅱ型强毒扩散规律初解 该研究通过建立模型分析非瘟在猪舍内的扩散模式,利用高致病性格鲁吉亚病毒株进行模拟,关注不同时间节点和单元内的感染情况,如10%的阳性栏位感染率、3%的相邻栏位传播等。研究发现,感染率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有助于确定拔牙的范围和最佳时机,以便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单元内和相邻单元的感染率差异以及整个猪舍的中位数感染率,为猪瘟防控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技术 2024年03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54 浏览
猪场空气传播病毒如何采样? 该篇文章关注猪病中的空气传播问题,特别是非洲猪瘟的气溶胶传播可能性。它强调了在猪场防控中的关键检测步骤,包括从感染栋舍的排气口收集气溶胶样本以检测病毒排放,下风向栋舍的进风口采样以验证病毒的传播,以及监测下风栋舍易感动物以证明空气传播的实际发生,这些措施涉及病毒的类型、浓度和环境因素对传播的影响。 技术 2024年03月1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8 浏览
猪链球菌预防及治疗措施 本文提供了关于预防和治疗猪链球菌病的综合措施。预防方面强调了消毒、隔离病猪、淘汰带菌母猪、严格环境卫生,以及在必要时通过饲料添加药物进行预防控制。治疗则着重于选择对猪链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和阿莫西林,根据病型进行对症处理,同时提及联合使用青霉素和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等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 2024年03月13日 0 点赞 0 评论 299 浏览
PRV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及流行情况 猪伪狂犬病(PR)是一种曾被有效控制但近年来出现变异的传染病。传统的Bartha K61疫苗对PRV变异株,如HeN1和HLJ8,提供的保护力减弱,尤其是对新流行的变异株,免疫动物的保护效果不完全。PRV在国内分为基因II型和I型,变异株与早期经典毒株亲缘关系疏远,已成为我国猪伪狂犬病的主流毒株,对养猪业构成巨大挑战。研究显示,针对PRV变异株的防控需要新的疫苗策略。 技术 2024年03月13日 0 点赞 0 评论 261 浏览
副猪嗜血杆菌 猪副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血清型5、4、13常见,生长依赖NAD而非X因子。它在特定培养基上表现出小而透明的菌落和卫星现象。诊断因抗生素使用而复杂,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已确诊。猪副嗜血杆菌与蓝耳病和圆环病毒并发,且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常见于断奶仔猪,临床特征包括肺部和关节症状,抗生素疗法往往无效。 技术 2024年03月13日 0 点赞 0 评论 27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