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行情

全球小麦跌至8个月来新低

截至2025年3月28日当周,全球小麦价格下跌,主要原因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冬小麦产区降水改善以及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意暂停攻击对方的海上及能源目标。文章还分析了俄罗斯、乌克兰、欧盟和美国的小麦产量、出口和库存情况,并对2025年的市场趋势进行了预测。

2月21日,猪价“变了天”,玉米、小麦“滑梯”下跌,发生了啥?

本文分析了2月21日国内生猪市场行情,猪价因屠企压价和消费淡季而下跌,猪价重心下移至7.74元/斤。同时,小麦价格重心下移,制粉企业报价普遍跌至1.5元/斤左右,玉米价格虽有跌势反扑但受建库压力和气温影响,市场供应强于需求。整体来看,粮食市场短期内保持偏弱,但下跌空间有限。

节后猪肉价格为何“跌跌不休”?

春节过后,猪肉价格连续下跌,市场需求减弱,而供给依然充足。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8周猪肉批发均价每公斤21.48元,环比跌2.2%,为连续3周下跌。专家分析,季节性需求淡季和生猪产能高位是主要原因。尽管仔猪价格持续上涨,反映养殖户对下半年预期较高,但全年猪价预计呈现窄幅震荡态势,建议养殖户顺时顺势出栏并采取降本增效措施。文章还介绍了部分企业和养殖户通过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和期货工具等手段应对市场变化。

6月3日,猪价“2连降”,陈麦落价芽麦开收,玉米价格筑底上涨!

文章讲述了国内生猪市场猪价下滑,连续两天下跌,同时分析了小麦(陈麦落价、新麦质量改善)、玉米(筑底上涨、芽麦影响)价格的变动情况。饲料企业对玉米采购需求减弱,而小麦收割进度加快,市场情绪趋于稳定,新麦价格有望明朗。玉米市场受芽麦影响,供应减少,但仍维持筑底上涨。然而,生猪市场亏损压力持续,猪价在底部徘徊,受消费需求不振和屠企开工率下降影响,猪价预计短期内波动下跌。

国家发改委: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24.35元!

2023年9月第一周全国猪价下跌,养殖盈利24.35元。猪价呈现‘跌-涨-跌’走势,养殖单位出栏压力大,消费疲软导致价格偏弱。9月12日猪价止跌反弹,主要逻辑包括养殖户挺价、猪肉消费回暖和运输受阻。尽管北方反弹,但猪价涨幅受限,因供应过剩,叠加上半年产能调整因素。未来几个月猪肉需求将回暖,但供应过剩仍将持续,猪价上涨有限。文章来源于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供养猪人参考,非投资建议。

王祖力:勿要恐慌乱节奏 有序出栏为上策

12月全国猪价不涨反跌,主因是10月猪价涨幅超出预期后,养殖场户恐慌出栏导致市场供应增加。随着新增产能释放和餐饮消费恢复不完全,猪价连续下跌。尽管养殖盈利减少,部分养殖户亏损,但市场预计春节前猪价可能回升,春节后会走低。建议养殖场户有序出栏,防止价格踩踏,保持市场稳定。

国家发改委:肉鸡预期亏损为每只1.42元、蛋鸡盈利为每只71.61元、生猪养殖每头盈利20.18元【

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生猪、肉鸡、蛋鸡价格分析显示,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20.18元,肉鸡养殖预计亏损1.42元/只,蛋鸡养殖盈利71.61元。市场供应与需求方面,肉鸡价格因养殖预期亏损而稳中微降,预计下周延续低位小降;蛋鸡养殖盈利可能收窄,鸡蛋价格存高位下滑可能。猪价方面,全国猪料比价下降,预计下周猪价有小涨可能,受双节备货影响,产品走货将缓慢加速。

猪价大涨10.96%,籼稻行情“翘首”,豆粕价格频变脸,发生了啥?

2月猪价涨幅达10.96%,受春节后消费淡季和市场情绪影响,猪价出现短期大涨。籼稻市场价格走强,但面临稻谷拍卖和粳米竞争压力。豆粕价格震荡偏弱,进口大豆供应增加,美豆出口压力导致国内豆粕价格下跌。总体上,各市场受供求关系、政策调控及季节性因素影响,行情波动较大。

2025年2月第4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

根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2025年2月第4周(采集日为2月27日),商品代雏鸡、活牛及饲料产品价格环比上涨,而生猪产品、鸡蛋、鸡肉和牛羊肉价格则出现环比下跌。具体表现为:仔猪价格由涨转跌,生猪和猪肉价格继续下跌,同时玉米和豆粕价格涨幅有所变化,配合饲料价格继续上涨。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官网。

取消政采苗,仔猪价格要跌?

年初的非瘟疫情促使各地加强防控,广东省取消政采苗,允许养殖场户自主免疫。猪病影响生产成本与收益,导致养殖户面临困难。仔猪价格在年前高位后下滑,影响补栏节奏。目前仔猪价格37.41元/公斤,养殖业进入调整期,散养户补栏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