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正大

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主产省加强监测预警,继续落实好肉牛、奶牛产业纾困政策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介绍了2024年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尽管生猪养殖已实现扭亏为盈,但肉牛奶牛养殖仍面临亏损问题。农业农村部将通过加强监测预警、落实纾困政策、强化技术指导等措施,推动肉牛奶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并确保春节期间肉品消费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到位。

2024国际&国内蛋品行业十大关键事件

2024年是蛋品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面对禽流感疫情的冲击和全球市场的变化,从业者通过变革创新,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本文详细分析了十大关键词,探讨了全球及中国蛋品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包括非笼养鸡蛋的兴起、国际巨头的收购活动、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蛋品加工的进步、蛋种鸡引种问题、蛋品世界科技馆的成立、养殖设备的智能化与本土化、以及种禽出口和蛋鸡产业的整体盈利情况。

国家统计局:2024年生猪出栏70256万头,下降3.3% 禽肉产量2660万吨,增长3.8%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数据,全国全年生猪出栏量为70256万头,下降3.3%。粮食方面,夏粮、早稻和秋粮的产量分别为14989万吨、2817万吨和52843万吨,分别增长2.6%、下降0.6%和增长1.4%。主要作物如小麦、玉米、稻谷和大豆的产量也有所波动。肉类产量中,猪牛羊禽肉总产量为9663万吨,猪肉产量下降1.5%,而牛肉和禽肉产量分别增长3.5%和3.8%。牛奶产量下降2.8%,禽蛋产量增长0.7%。年末生猪存栏量为42743万头,下降1.6%。数据来源:国际畜牧网。

1月豆粕上涨近130元/吨!2月将继续偏强运行

本文详细分析了1月份全球大豆市场的行情变化,重点讨论了巴西降雨和阿根廷干旱对大豆生长的影响,以及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波动。文章还探讨了进口大豆价格上涨、豆粕供应逐渐收紧的原因,并对春节后豆粕市场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养猪业将全面进入大数据、大模型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探讨了大数据和大模型在养猪业中的应用,分析了其核心动力、提升效率的方式、降低成本的途径以及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技术、成本、人员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养猪业智能化发展的前景。通过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养猪业有望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的发展。

代养越来越专业!“去散户化”还在推进,“农户+公司”正在向“公司+公司”转变?

本文探讨了从2019年暴利猪周期到2022年后微利猪周期的变化,分析了规模化养殖集中化的趋势。文章通过云南曲靖、广西南宁等地的调研,展示了“农户+公司”和“公司+公司”模式的发展,以及养殖户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选择。文中还讨论了猪场选址、生物安全防控、猪苗良种率等关键因素对养殖户的影响,并强调了智能化和数字化在养猪业中的重要性。

中储粮再次增储 玉米价格或趋强

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玉米市场的供需情况,包括中储粮增加玉米储备收购规模、进口玉米及其替代谷物数量下降、饲料需求增加等。同时,文章还关注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动态,如CBOT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走势、美国乙醇生产、阿根廷农产品出口等。最后,对2月份的玉米市场进行了预测,指出供需两端的压力可能导致玉米价格总体稳中略偏弱走势,但月度均价环比可能继续上涨。

利润涨超130%!蛋鸡养殖行业出现历史级盈利周期

近年来,蛋鸡养殖行业经历了历史罕见的长盈利周期。2019年至2024年中有五年保持盈利状态,但随着新种源投放市场,未来可能面临供大于求的风险。文章详细分析了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外部因素影响、企业应对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智能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对提升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性。

新趋势下猪周期影响养殖利润 机构预计2025年猪价呈现低利润特征

本文回顾了2024年猪企的经营状况及猪价走势,分析了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探讨了企业在穿越猪周期中的应对策略。文章还展望了2025年的猪价趋势,指出供应和需求的变化将如何影响市场,以及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奶价连跌三年,行业何时回暖?

中国乳业正经历近十年来最漫长的寒冬,奶价持续下行已超过三年,导致行业普遍亏损。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是主要问题,尤其在上游牧场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尽管大型牧场的抗风险能力较强,但整体产能过剩依然严重。未来行业有望通过B端市场的开拓和产能去化逐步走出低谷,预计2024年三季度奶价周期可能迎来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