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没有海也能产“海鲜”!毕业生创业淡水养殖基围虾,“吃货”络绎不绝

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陈鑫在乐山冠英镇成功养殖基围虾,突破地理限制,通过改善水质和养殖技术,实现了高产和优质。他的故事激励村民,他计划成立合作社,推动当地农民致富,让鲜美的基围虾以更低价格进入更多家庭。尽管面临洪水等挑战,陈鑫坚持不懈,分享技术并致力于技术研究。

3天内8地检出阳性!国联水产也“中招”了?!

近三天全国多地通报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涉及国联水产的进口冷冻虾来自沙特,且未通过公司流转。多地采取封存措施并开展密切接触者排查。进口食品中,厄瓜多尔、巴西等国家阳性检测较多。中国加强进口食品检测以防止疫情输入,消费者无需过度担忧,注意食品卫生即可。

一年四季可养虾,年效益一百多万元!这样养虾,你想试试吗?

本文讲述了江安县的返乡创业者钟传新如何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通过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尤其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经历初期的技术困难和亏损后,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技术,实现了养殖效益的提升,并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成为县水产协会会长,为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11月第二波饲料涨价来袭,双胞胎正邦新希望等近20家企业全面涨价,涨幅50-100元/吨

11月初,中国多家知名饲企如正大、正邦、新希望等宣布饲料价格上涨,引发年内第8轮涨价潮。一周后,新一轮价格上涨来袭,近20家企业跟进,涨幅50-100元/吨。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棉菜粕等成本大幅上涨,其中玉米上涨164元/吨,豆粕涨至3400元/吨,涨幅超过600元/吨。新牧网综合报道了这两轮饲料涨价的情况。

亩纯收入1.5万!这里搞一年两茬养虾,虾根本不愁销路!

山东省博兴县乔庄镇通过改造盐碱地养殖南美白对虾,实现了村庄的富裕和乡村振兴。村里主导产业为对虾养殖,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养殖使得产量增加、效益显著提高,带动了村民收入增长。当地政府还提供了支持政策,如建设标准化池塘和养殖保险补贴,推动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连降10周 多家上市猪企10月销售环比下滑

全国猪肉价格连续10周下跌,进入下降周期,主要原因是产能恢复和供需关系改善。虽然年底消费旺季可能带来短暂上涨,但鉴于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持续增长,专家预测猪价将震荡运行。生猪养殖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在成本控制上有所优势,但面临玉米价格上涨带来的挑战。整体看,预计四季度消费旺季将影响猪价,呈震荡态势。

美国即将“换天”!国内对虾走量、外销能否增加?

美国总统拜登当选后,预期将调整贸易政策,可能回调中美贸易关税,对中国水产养殖业,尤其是南美白对虾产业带来积极影响。然而,市场因素如美国市场萎缩、美国疫情、全球贸易形势等仍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养殖业建议提高养殖密度以适应可能的市场需求改善,同时关注保暖措施以保障养殖成功率。

白善霖资深副董事长出席2020动物福利科学(中国)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2020年10月14日,动物福利科学(中国)大会在上海召开,汇聚了政府、协会、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动物福利、养殖技术与实践、法规等议题。正大集团白善霖资深副董事长发表主题演讲,强调动物福利在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提出福利养殖是畜牧业绿色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必由之路。会后,白善霖还接受了牧科传媒的专访。

全球顶尖饲料企业榜单出炉 正大集团第一

2019年WATT国际传媒发布的全球饲料企业排行榜中,正大集团、中国的新希望集团和美国的嘉吉公司位居前三位,这129家饲料生产商的复合饲料产量均超过100万吨,总计生产了近4.38亿吨配合饲料,反映了全球饲料行业的集中度和各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格局。

正大集团与贵州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正大集团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工商投资贸易和开放合作。协议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现代农业、农牧食品产业和新零售业,预计将进一步推动贵州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优质产品出口。正大集团在贵州已有15亿元投资,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和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