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散养户黯然离场,绝望中的2000万养猪人路在何方? 这篇文章探讨了散养户退出市场的多个原因,包括与规模化猪企在资本、政策补贴、疫病防控和市场应对能力上的差距。饲料成本的上涨和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促使散养户面临挑战。文章提出散养户应通过灵活调整养殖模式、发展特色化猪肉、加强地方猪种利用和与集团合作等方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寻求生存空间。 技术 2023年09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839 浏览
猪场抗生素怎样使用效果最好 本文详细介绍猪场抗生素的种类及其在治疗猪只疾病中的应用,包括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和头孢噻呋)、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和泰妙菌素)等。强调了用药前的药敏试验和药物选择的重要性,以及磺胺类、四环素类、氟苯尼考等药物的抗菌特性和注意事项。同时提到了药物监控在合理使用抗生素和保障动物福利中的关键作用。 技术 2023年09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305 浏览
解决热应激的3个饲料策略 本文介绍了针对热应激的三种饲料管理策略:1)通过降低粗蛋白水平以减少代谢产热,改善猪只的热应激表现;2)根据采食量变化调整氨基酸水平,确保生长需求,维持料肉比;3)提高抗氧化物含量,如谷胱甘肽,以抵抗活性氧带来的细胞损伤。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猪的ADG,降低热应激影响,确保猪只健康生长。 技术 2023年09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64 浏览
断奶猪快速恢复采食的关键点 本文介绍了如何帮助断奶猪快速恢复采食,关键点在于利用猪的嗅觉和味觉印记,通过教槽料设计、地面撒料训练以及保证充足的饮水,以提高保育期的采食量,从而促进猪只的健康生长。特别强调了在保育期前2-3天的特殊处理,以缓解断奶应激,确保猪只的营养摄取。 技术 2023年09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66 浏览
提高母猪奶水容易被忽视的三个关键点 提高母猪奶水的关键在于保持母猪良好的体况,包括维持适宜的背膘厚度(根据猪种调整),定时饲喂以稳定血糖,减少死胎风险,以及注重饲喂卫生,防止疾病和细菌滋生。特别强调饮水卫生,确保足够的水分供应,以保证奶水质量和产量。 技术 2023年09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38 浏览
如何提前淘汰初情期更晚的后备母猪 南达科塔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通过监测后备母猪70-215日龄的阴道组织中与生长、生殖发育和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表达,特别是IGF-1、ER-α、TAC3和TLR-4、TLR-5的变化,可能预判初情期。160日龄时检测这些基因表达,有助于识别初情期较晚的母猪,提前优化选种,减少培育成本。研究为更早识别和淘汰未适合作种的母猪提供了科学依据。 技术 2023年09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58 浏览
猪伪狂犬病防治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猪、牛、绵羊、犬、猫等动物,尤其在寒冷季节多发。幼猪易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但对妊娠母猪和仔猪影响较大,可能导致流产、死亡。防治上,强调综合性措施,包括引种检疫、环境消毒、免疫接种和疫情监测,疫苗免疫是关键。由于该病在我国发病率高,暂不建议过早淘汰阳性猪,而是通过提高群体免疫力来控制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防控以预防为主。 技术 2023年09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61 浏览
仔猪黄痢防治 仔猪黄痢是一种在1-3日龄乳仔猪中高发的急性传染病,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表现为黄色水样稀粪和高死亡率。防治上强调保持产房卫生,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对乳头和环境的清洁,并可使用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预防新建猪场引入病猪是关键,以降低病发和死亡率。 技术 2023年09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65 浏览
湿帘蒸发降温原理 湿帘蒸发降温原理主要依赖水的蒸发,通过湿帘系统降低空气温度。尽管水温影响不大,但循环水量要远大于蒸发量以保持湿帘清洁。湿帘降温效果与湿度和温度变化有关,夏季高温降低湿度,湿帘持续降温约10分钟。设置合理的启动温度(80℉)有助于控制湿度。增加湿帘面积和用水量可以微调降温效果,但影响相对较小。 技术 2023年09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65 浏览
猪痢疾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于仔猪和中大猪突然死亡的疾病,包括猪痢疾、急性仔猪黄痢、白肌病(硒缺乏)、吃奶仔猪口蹄疫、仔猪水肿病、黄曲霉中毒、急性猪丹毒以及肠出血综合症。这些疾病的症状、传播和防治措施都有详细描述,对于养猪业者理解和预防这类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技术 2023年09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6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