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猪饲料常用原料的特性、应用注意事项

本文概述了猪常用的能量饲料如玉米、小麦、麸皮和米糠的特点,强调了它们的能值、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平衡问题,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同时,介绍了蛋白饲料如豆粕、棉粕、菜粕、花生粕和动物性饲料如鱼粉、乳清粉的特性与适宜添加比例。文章还提到了饲料原料的水分控制标准,如谷物原料应在13%-14%以下,蛋白原料在12%以下。购买大豆粕时需关注质量指标,如颜色、粗蛋白含量、脲酶活性和蛋白溶解度。常规饲料原料检测包括颜色、气味、蛋白含量等,且对特定饲料有额外检测要求。采样时需确保样品的代表性,采用多点均匀取样混合。

何为病毒性腹泻?猪病毒性腹泻混和感染防控技术

病毒性腹泻是一种由多种病毒引起的猪养殖业急性肠道传染病,常见于仔猪,特征为腹泻、呕吐、腹痛。防控关键在于采样检测、疫苗接种(针对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保持猪舍卫生和适宜的温湿度。猪只易受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尤其在冬春季节高发,对仔猪威胁大,死亡率高。猪博士平台提供猪病防控建议,助力养猪人科学管理。

兽药知识 | 小心药物使用的抗药性管理,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

本文讲述了药物合理使用的四个原则:1.严格按照兽医处方和规定使用,避免滥用,选择高效低毒药物;2.注意药物轮换和联合使用,防止抗药性;3.通过健康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预防疾病,降低药物依赖;4.正确给药,提高药物利用效率。这些原则对于养猪业的药物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地塞米松猪病治疗中有哪些作用?

地塞米松磷酸钠(DM),作为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广泛应用于猪病治疗中,主要体现在抗炎、消炎,如在急性关节炎、产后感染和乳房炎中配合抗生素使用;其抗毒素作用有助于治疗败血症和子宫炎等严重感染;还能缓解过敏反应和休克症状,但使用时需注意剂量以避免副作用,如可能影响产奶量。这些信息对养猪生产者的疾病控制和猪只健康管理有重要指导价值。

妊娠母猪饲喂标准

该篇文章讲述了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策略,分为三个阶段:妊娠初期(1-1.8-2.2公斤/天/头),妊娠中期(2.0-2.5公斤/天/头),后期(2.8-3.5公斤/天/头),并在产前一周逐步减少饲料量,以适应母猪和胎儿的营养需求。

猪常见疾病的防控技术与治疗方案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针对猪常见疾病的防控技术与治疗方案,包括呼吸道支原体、弓形体链球菌混合感染、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发烧、水肿病、流感等病症的防治措施,以及相关疾病的症状、药物治疗和预防建议。对于养猪场来说,这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帮助提高猪只健康和养殖效益。

母猪配种时机方案

此文章关注母猪断奶后的发情与配种时机管理,根据不同情况提供了配种策略。建议在断奶后立即或延迟(根据发情时间)进行输精,如3-4天内发情者延迟24小时,4-6天后发情者延迟8-12小时,7天后发情则立即进行。对于后备母猪和1胎母猪,同样遵循8-12小时间隔。对于使用激素处理的母猪,遵循相同的步骤,特殊情况如持续发情可再增加一次输精。强调了猪场和品种间可能存在的个体差异。

猪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和链球菌病防治措施!

该篇文章介绍了传染性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链球菌病的特征,包括病原、临床表现(高死亡率、关节炎、化脓性渗出等)、防治措施(抗生素敏感性、疫苗接种、改善饲养管理等)以及猪链球菌病的几种类型和相应症状,强调了预防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羔羊早期补饲就是这么简单

本文介绍了羔羊早期补饲的重要性,包括选择适合的补饲饲料(适口性好、营养均衡且成本低的颗粒料),确定适宜的补饲对象(如早产羔羊和高产母羊的羔羊),补饲时间的安排(10-20日龄开始),以及补饲方法和管理细节(如消毒、环境条件等),旨在帮助农户提高羔羊的生长效率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