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知识分享 I 影响饲料颗粒硬度的六个重要工艺环节

饲料硬度是饲料生产中的重要质量控制指标,受粉碎、膨化、混合、调质和制粒等工艺环节影响。通过调整原料粉碎粒度、膨化处理、混合均匀度、蒸汽调质和制粒参数,如环模孔径、压缩比、冷却处理等,可确保饲料的硬度符合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考虑动物的采食习惯和饲料的稳定性。

仔猪阉割后使用碘酊还是碘酒消毒更好?看完就明白了!

在南方某存栏1500母猪的猪场中,PTT教练团发现员工在5日龄仔猪阉割后的伤口消毒存在误区。通过对比碘酊和碘伏的使用,发现碘伏能有效降低出血率和伤口红肿,有助于伤口更快愈合,从而提高生产成绩和降低仔猪成活率降低的风险。这个案例揭示了选择合适消毒药品对猪场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病毒性腹泻防控的几大误区

本文分析了养猪场在病毒性腹泻防控中常见的误区,包括过度依赖生物安全而忽视疫苗免疫、错误解读母猪粪便样本、对活疫苗与灭活疫苗效果的误解以及对哺乳母猪免疫作用的认识不足。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正确的防控策略,强调了合理免疫程序的重要性。

猪圆环病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圆环病毒是一种危害仔猪和母猪的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系统障碍、皮炎、肾病、新生仔猪震颤及母猪繁殖障碍等。预防主要通过接种PCV2疫苗,母猪、公猪和仔猪需按特定免疫程序进行。同时,强化生物安全管理,定期消毒和病毒检测是关键。治疗时需注意与其他疾病协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噻呋钠和黄芪多糖。对于皮肤病变,可使用过氧乙酸进行淋浴治疗。文章参考中国知网,非商业用途,供养殖业参考。

非洲猪瘟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实验和临床特征

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短距离的气溶胶传播,早期的实验如Eustace Montgomery和Wilkinson等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现象。在实验室和临床场景下,ASFV核酸能在空气样本、尘埃和气溶胶中被检测到,并且与供体猪的排毒和临床症状时间相关。空气过滤器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自身防控措施对于防止非瘟至关重要。李孝文等人的案例研究揭示了病毒传播的完整链条,强调了空气环境在非洲猪瘟传播中的重要性。

猪场常见的咳嗽、喘气、腹式呼吸是什么病?怎么判断和治疗?

文章介绍了猪咳嗽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肺炎、猪鼻炎、猪感冒、猪传染性胸膜炎、猪流行性感冒、猪曲霉菌性肺炎和猪气喘病。这些疾病在不同阶段和环境条件下易发,对猪的健康和猪场效益有重大影响。文章强调了饲养管理、预防控制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以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猪场的良性发展。

猪流感

本文详细描述了从疑似猪流感(swine influenza, SI)病猪的鼻拭子样品中成功分离到一株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过程。通过RT-qPCR检测、SPF鸡胚接种和全基因组测序,对分离到的H3N2亚型SIV进行了基因分析,并对其致病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病毒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可在仔猪中引起典型的流感症状并导致肺部病变。此外,研究表明该病毒是三源重组H3N2亚型SIV,具备结合人流感病毒受体的能力,为我国SIV流行情况的监测和SI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详解羊口疮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病,是一种影响羔羊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唇部和口腔的红斑、脓包及溃疡。羔羊在5天至30天龄期间易发病,严重时导致死亡。治疗关键在于隔离病羊,消毒圈舍,清洗患部并使用药物治疗。案例分享了一位甘肃养户的处理方法,包括使用特定药物和改善病羊饲养环境。

肉牛育成牛(架子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犊牛断奶后进入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包括建议的月龄、体重目标、饲料配比(以粗饲料为主,适当添加精料以满足蛋白质需求),强调了无机盐特别是钙磷平衡的重要性,以及育成牛的曰增重标准,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避免骨骼发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