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遇到猪群腹泻,最有效的药物配方有哪些?

口服补液盐被兽医推崇用于治疗猪群腹泻,因为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急性腹泻脱水药物。它能快速补充水分,调节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导致的死亡。使用时需注意配置一次性完成,分次给予,现配现用,且需配合针对病原的抗生素或中药治疗。不建议拌料饲喂,以防电解质失衡。

哺乳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该篇文章探讨了哺乳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充足初乳、防寒保暖、合理补料和饲料质量)、改善猪舍环境(良好通风、卫生消毒)、消灭传染源(免疫接种和种猪场管理)、针对病因的治疗(对症治疗、药物预防)、以及平时的预防措施(妊娠母猪饲养、仔猪初生管理、环境卫生和培训)。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仔猪健康。

母牛体况评分规范

体况评分(BCS)是评估母牛体脂储备和饲养效果的重要工具,用于调整日粮配方。通过监测母牛在产犊前3个月、配种时和断奶时的评分,可以影响繁殖性能,如缩短产后间隔和提高妊娠率。评分标准从虚弱型到过度肥胖型共分9级,通过观察骨骼、肌肉和脂肪来判断。体况评分有助于优化饲养管理,提升母牛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图文详解〡霉菌毒素的五大特点

本文讨论了霉菌毒素在养殖业中的重要性,将其比喻为“底色病”,强调其隐蔽性、普遍性、微量性和累积叠加性,以及对动物健康的潜在威胁。作者提倡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重视脱霉、解毒和保肝措施,以减少疾病发生和提升养殖效益。

生猪“回暖”预期是否可靠?

猪价在去年10月起因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集中、消费淡季及疫情后需求回升不旺而下跌。但随着新冠疫情放开后需求增加,冻猪肉收储政策的支撑,猪价预计有回暖趋势,但需关注压栏和二次育肥等因素。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猪价和猪肉批发价持续下跌,但2月后下跌幅度收窄。随着开学季和团体消费复苏,预计3月份猪价将迎来拐点,冻猪肉收储政策有助于市场稳定。今年猪价总体趋于平稳,但二次育肥和压栏行为仍可能影响价格波动。

蛋鸡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本文讲述了产蛋鸡中出现肝脏破裂并伴有脂肪堆积的现象,通常由笼养蛋鸡缺乏运动、饲料能量过高导致脂肪肝引起。饲料的营养平衡至关重要,过量的高能量饲料可能导致低蛋白,进而形成脂肪肝。文章强调了胆碱、蛋氨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元素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以及在鸡群出现大量脂肪肝死亡时的重视程度和防治措施。

暴雨+冰雹+大风要来了……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4月2日至3日期间,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时,猪场应如何应对,包括检查猪舍设施防漏雨、疏通水沟、调整地势、电路维护、饮用水安全、消毒设备准备、应急物资储备以及应急预案。同时,还提到了正大精液促销活动的相关信息。

断奶仔猪发生腹泻,解决方案来了!

本文讲述了仔猪在断奶后5-14天易患的腹泻病,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水样腹泻、脱水和体征异常。通过全群限饲、饮水添加抗生素和补液盐,以及个体治疗,提出防治措施,如适当调整断奶时间、逐步过渡饲料、环境控制和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同时,4月末猪价可能触底反弹,养猪业进入微利阶段,提醒关注市场动态。

仔猪拉稀多半是病菌在作祟,如何有效的防治仔猪拉稀?

仔猪在不同阶段易发生拉稀,包括黄痢(1-7日龄,母猪问题影响)、白痢(10-15日龄,诱食刺激)、断奶应激腹泻(25-30日龄)和保育期饲料转换应激(40-45日龄)。防治措施涉及疫苗接种、改善母猪状况、合理诱食、添加药物及营养剂等。

猪圆环病毒症状及治疗方法,猪圆环最有效治疗药,养猪人快学习!

猪圆环病毒是一种危害养猪业的常见病毒,文章详细描述了其症状,包括体质下降、消瘦、腹泻等,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和消毒隔离。预防措施强调做好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并指出不推荐接种疫苗。通过了解和执行这些措施,有助于养猪人降低猪只损失,维护猪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