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母猪的繁殖生理学 本文深入探讨了母猪的繁殖生理学和解剖学,包括生殖道的解剖特点,发情、发情周期的规律与排卵机制,以及胚胎和胎儿的发育过程。详细介绍了发情标志、配种策略和胎儿发育关键时期,为合理制定繁殖计划和妊娠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技术 2023年11月22日 0 点赞 0 评论 324 浏览
猪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病不可忽视!怎么防治? 这篇文章介绍了猪业中夏季增多的疾病,特别是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感染后表现为高热、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治疗上推荐使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六甲+二甲氧苄氨嘧啶或磺胺嘧啶等,并强调了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管理家养猫、防鼠以及避免使用污染饲料。在高温季节,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换气是防治的关键。 技术 2023年12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24 浏览
猪体温下降的原因和救治方法!值得收藏 文章讲述了猪只低温病症的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状态、体温变化、肛门症状等,并深入分析了低温的多种原因,如饲养管理、外伤出血、药物副作用、营养失衡、内毒素、中毒、病原体感染和手术后。文章还详细介绍了针对低温的治疗方案,包括西药疗法和肾上腺素加红糖疗法,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例如避免使用特定药物,维护猪舍环境等。 技术 2023年1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24 浏览
蓝耳病的传播规律与防控思路 在后非瘟时代,PRRSV主要通过引种或精液引入猪场,由于猪群对异源毒株交叉保护力弱,可能导致蓝耳病爆发。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如密闭、潮湿等对PRRS传播有很大影响。病毒通过分泌物、生殖道等途径交叉感染,并能在猪只、人员和环境之间持续排毒,风媒和鸟类也可能传播。公猪精液中携带有病毒的情况值得关注,尽管猪体内病毒血症消失或有抗体,仍可能间歇性排毒。本文内容来源于养猪职业经理人,供养猪人学习参考。 技术 2023年12月08日 0 点赞 0 评论 324 浏览
仔猪长得慢是什么原因,谁是罪魁祸首? 这篇文章讲述了农户在养猪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做法,包括一次性断奶、补料不及时、饲料与饲养方法不当、环境条件变化、管理粗放以及去势时间选择不当。作者建议采取逐步过渡、精细化管理、合理去势时间等措施,以促进子猪的健康生长。 技术 2024年01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324 浏览
从病毒本质看蓝耳病: 为何难以防控?如何破解? 本文详细剖析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即蓝耳病毒)的防控困难性,从病毒粒子结构、遗传特征及传播动力学等角度进行专业探讨。文章介绍了病毒的囊膜结构特性、遗传物质的高变异性、多途径传播网络、免疫逃逸策略以及环境生态学因素,并指出这些特性相互交织,导致PRRSV形成'传播网络复杂-免疫逃逸高效-环境残留持久'的三角困境。同时,文中也提到了N&GPs蓝耳病净化体系在分子病毒学、群体免疫学和环境生态学等多维度协同突破方面的进展。 技术 2025年03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324 浏览
仔猪剪牙断尾最佳时间 本文详细介绍了仔猪剪牙断尾的最佳时间范围(出生后6-24小时),并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包括工具选择、消毒方法以及后续护理措施,同时针对弱仔和特殊情况给出了专业建议,帮助养殖者有效保障仔猪健康。 技术 2025年03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24 浏览
哺乳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快速鉴别(附现场量化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猪腹泻的常见病因,包括传染性胃肠炎(TGE)、流行性腹泻(PED)和轮状病毒感染,并提供了基于粪便颜色、流动性及粘度等特征的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同时结合发病日龄矩阵和实验室确诊技术,帮助养殖户准确鉴别病因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如紧急免疫、返饲防控和疫苗免疫等,为养猪业提供科学指导。 技术 2025年03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324 浏览
养猪场防控非瘟的10个小细节! 本文详细总结了养猪场的10个防非小细节,包括限制外来人员进入、人员进出消毒、物品进场前消毒、猪群稳定管理、买猪卖猪的车辆消毒、猪病隔离处理等关键措施。这些方法旨在帮助养猪人更好地进行猪场管理和疾病防控,确保猪场安全与猪群健康。文章来源于养猪在线,适合养猪从业者学习参考。 技术 2025年04月14日 0 点赞 0 评论 324 浏览
中兽药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运用技术 中兽药制剂以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文章详细介绍了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包括疾病预防(如免疫增强和常见病预防)、治疗疾病(如呼吸道和消化道问题)、促生长、提升繁殖性能以及改善肉质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强调了使用时的质量控制、配伍禁忌和正确剂量的重要性,以及与疫苗配合使用的增强效果。 技术 2025年05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32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