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养猪人关于非洲猪瘟防控的“2大”误区,你都知道吗?

文章讨论了养猪过程中常见的两大误区,一是忽视生物安全,如允许随意进出猪舍和缺乏消毒措施;二是病痛时盲目投药,提倡根据猪的状态采取针对性治疗,如使用酸化剂增强消化、加入多维或中药增强免疫力,以及使用消毒剂如过硫酸氢钾(金卫康)。强调平时维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发病时应果断处理,避免过度依赖未经证实的神药,旨在提供养猪人科学的参考信息。

口蹄疫是应激最大的疫苗之一,母猪的急性应激怎么做?

猪口蹄疫多发于11月、2月和3月,对养猪业影响重大,特别是在哺乳仔猪和育肥猪中。建议进行两次免疫,分别在10月初和11月初,以减少损失。疫苗接种可能引发高应激反应,如猪食欲下降、发热、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母猪接种后可能出现早产和流产,可通过提前补充维生素C和采取措施如头部泼水、耳尖鼻尖放血等缓解急性应激。文章来自养猪阁,内容仅供参考,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警惕疫情风险!

10月后,猪友群反映猪病增多,以华北、山东、河南和华东、西南地区最为明显。猪病高峰已过的地方如东北、华南、西南地区有所好转。疫情与7-9月南猪北调有关,随着南北猪只调运的增加,北方猪病可能在11-12月继续加重。河北散户猪价受猪病影响,近期淘汰母猪价格下降。猪博士平台提醒,疫情对养猪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级市和省份层面,能繁母猪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副嗜血杆菌病

副嗜血杆菌病是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猪传染病,特征为体温升高、关节炎、呼吸困难和高死亡率。猪瘟疫苗免疫和抗生素治疗是关键。同时,链球菌病如败血型、脑炎型、关节炎型和淋巴结脓肿型需针对性抗生素疗法。预防上,加强饲养管理、消毒和疾病监测是降低损失的有效途径。

养猪要控制隐性成本,提高产出!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优化母猪护理、提高怀孕舍饲养管理、增强员工技能、调整配种策略、提升人员效率、强化执行监督、优化物资采购与设备维护、确保信息流畅和管理权威等方法,来有效控制猪场的隐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这些措施旨在帮助养猪企业在保证生产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实用!附红细胞体病、猪丹毒、圆环、蚊虫叮咬的区别及治疗方法

本文讲述了天气转热时猪只常见的皮肤病症状及其区别,包括附红细胞体病的针状出血点、贫血和黄疸特征,猪丹毒的方形疹块和发烧,圆环皮炎型的红斑隆起,以及蚊虫叮咬的特征。此外,文章详细介绍了各类疾病的诊断要点和相应的治疗方法,如使用抗生素、疫苗防疫以及驱蚊措施。请注意,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操作请遵从兽医建议。

提高母猪使用寿命的5个关键点

母猪使用寿命对猪场盈利至关重要,受矿物质平衡、霉菌毒素管理、后备猪选择、体重适配和驯化等因素影响。确保钙磷供应、控制霉菌毒素、挑选健康肢蹄的后备母猪、合理体重和发情期驯化是提升母猪健康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由养猪知识大讲堂提供,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学习参考,非投资建议。

严把饲料原料品质关要点

本文详细探讨了玉米、豆粕和麸皮在饲料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它们品质对饲料优劣、动物健康、养殖场经济效益以及食品安全的影响。文章具体分析了玉米的容重、水分、不完善粒和霉变粒控制,豆粕的毒素含量、色泽、味道和水分,以及麸皮的鉴别方法。饲料厂在原料验收中需严格把控,确保所有饲料原料符合标准,以生产出高品质的饲料。

母猪养殖的7个妙招,可减少仔猪死亡!

本文介绍了几种实用的猪养殖管理策略,如用姜葱汤帮助母猪顺利分娩,确保仔猪吃到足够的乳汁并保持适宜的温度;针对母猪缺乳和仔猪腹泻,提供中药半夏和鸡蛋汤的防治方法;采用马齿苋治疗仔猪腹泻,以及推荐晚上断奶以促进仔猪生长。同时,还介绍了紧急情况下如何通过捋脐救活假死仔猪。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母猪和仔猪的健康,降低死亡率,提升养猪效益。

猪场传染性胸膜肺炎高发,要加强认知与防控!

春季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高发期,该病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等,对1-6月龄猪尤其高发,尤其3月龄猪感染率最高。病猪会通过飞沫、被污染物品传播,饲养环境恶劣、通风不良时易引发。病猪会出现高热、厌食、呼吸困难等症状,后期可能并发其他疾病,导致急性死亡。剖检可见肺部病变严重,包括肺泡水肿、坏死灶、空洞等。对于猪场来说,应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以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