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大之养鸭水处理(二) 本文介绍了养鸭废水处理工艺,针对养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磷污染及高浓度有机特性,提出了一种固液分离与厌氧生物技术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工艺通过清粪堆肥、污水固液分离、沼气发酵和生态鱼塘的协同作用,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同时降低运行成本,达到节能减排和生态养殖的目标。 技术 2024年01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1 浏览
非洲猪瘟疫苗正在毒害中国养猪业? 近期报道指出中国猪场发现新形式非洲猪瘟病毒,疑似由违法疫苗导致。养猪企业负责人担忧新毒株可能引发慢性症状,行业面临挑战。历史上,欧洲的疫苗曾引发问题,导致各国停止非洲猪瘟疫苗使用。非洲猪瘟基因缺失毒株传播隐蔽,检测困难,猪场需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包括更新观念、配合政府、升级洗消措施、强化内部防控、提升群体健康、审视养殖模式和引进种猪前进行检测。专家强调疫苗研发的复杂性,呼吁科技攻关的同时,猪场应建立生物安全综合防控体系以应对未来风险。 技术 2024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311 浏览
如何区分猪的细菌性与病毒性腹泻呢?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区分猪场中常见的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腹泻,通过发病季节的差异(病毒性多在冬春,细菌性全年)和临床表现(病毒性水样腹泻、恶臭,细菌性粪便颜色、气味有特征)来辨识。列举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等病毒性腹泻的典型症状,以及猪痢疾、仔猪红痢、黄痢、白痢和副伤寒等细菌性腹泻的特点,帮助猪场管理者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技术 2024年02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311 浏览
仔猪“油皮病”该如何治疗? 文章介绍了仔猪油皮病的病因,包括环境因素、猪只自身因素和营养因素,症状表现为皮肤渗出、红斑和溃疡,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和抗生素疗法,以及在饲料和饮水中的辅助补充。预防措施着重于环境卫生、猪体护理、营养管理和人员责任,以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 技术 2024年03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311 浏览
发烧、咳嗽、喘,夏季养牛一定要预防好这个病! 本文介绍了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症状、诊断方法,包括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咳嗽等症状,以及早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推荐使用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强调了预防措施,如卫生管理、隔离病畜、降低疫区引牛风险和提倡自繁自养,以降低死亡率和经济损失。 技术 2024年04月10日 0 点赞 0 评论 311 浏览
暴雨倾盆!洪涝灾区动物防疫这样做!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广东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引发洪水后可能增加动物疫情风险。文章详细介绍了蓄滞洪区内外的动物防疫措施,包括打捞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环境消毒、疫情监测和紧急免疫,旨在确保灾后无大疫。同时强调了饲养管理和防疫工作的预防性措施,以保障人畜安全。 技术 2024年04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11 浏览
母猪跛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预防? 文章从跛行检查、跛行预防以及跛行治疗三个方面探讨了母猪跛行的问题。强调了跛行问题的发现和预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饲养环境、加强蹄壳护理、调整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等预防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对跛行母猪进行抗炎和抗生素治疗的方法,以促进其恢复健康。 技术 2024年05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11 浏览
主要猪病流行特点与防控思路(六) 文章讨论了猪的常见疾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和口蹄疫等的防控方法,强调了科学免疫、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保证饲料和饮水质量、科学使用疫苗等防控疾病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疾病的发生与环境、饲料、饮水等因素的满足度有关,需要有系统思维去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最后提出,要想养好猪,就需要深入了解猪的需求,爱猪、为猪,只有这样才能使猪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技术 2024年06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311 浏览
奶牛口蹄疫及应急性防控(1) 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动物疾病,影响多种偶蹄动物,如猪、牛、羊等,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病毒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以及空气传播,主要在冬春季节流行。病牛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可在各种组织和分泌物中存活很长时间。防控口蹄疫的关键在于疫苗接种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技术 2024年06月27日 0 点赞 0 评论 311 浏览
后备母猪不发情和经产母猪不发情有哪些区别 了解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不发情的差异,重点探讨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器质性原因,包括卵巢脂肪化和卵巢幼稚化,以及它们的防治策略。文章强调了营养平衡、合理限饲和避免重金属污染对后备母猪繁殖健康的重要性。 技术 2024年07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31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