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影响母猪产仔数和仔猪出生重的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本文探讨了影响母猪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的遗传、管理、繁殖、妊娠期环境、胎次以及疾病等因素,并提出了通过选择优良种母猪、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疾病等综合措施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质量的方法。

饲料常规营养指标检测过程的关键控制点(二)

该内容介绍了饲料中粗灰分和水分的测定方法,包括GB/T6438-2007 和 GB/T6435-2014 的测定标准,以及马弗炉温度控制、样品处理、灰化终点判断、水分测定的注意事项,如烘干温度、样品制备、烘箱使用和减压干燥法的应用条件等。文章强调了实验过程中的精确操作和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各种因素。

养猪人一定要知道的养猪技术20项!不看后悔!

本文详细讲述了养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技术细节,包括正确测量猪体温、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合理使用药物和疫苗、针头选择、疫苗注射技巧、药物配伍禁忌、猪瘟免疫问题以及避免雌激素滥用等,强调了这些细节在猪只健康和养殖效率中的重要性。

猪场常见防疫7 大误区,养猪人赶紧自查!

养猪过程中,疫苗接种被视为重要环节。然而,疫苗并不能保证100%预防疾病,其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疫苗质量问题,如包装、温度控制,以及操作不当如注射技术、针头更换、剂量不足等,可能导致应激反应甚至死亡。此外,疫苗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因此在使用疫苗时需避免同时使用药物。正确使用疫苗能提升猪场的整体健康水平。

辨别病因,对症治疗!猪病毒性腹泻病的治疗方案与防治措施

本文介绍了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因、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强调了规模化猪场防治该病的综合全面方法,包括定期消毒、种猪引进管理、饲养环境改善、免疫接种(如猪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疫苗)以及制定个性化的免疫程序,以预防和控制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

猪四肢麻痹是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症状,如何治疗?

文章讲述了猪四肢麻痹的病症,其由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引起,可通过粪便、饲料、饮水传播。猪只在不同年龄段的感染表现不一,急性期症状严重,可能致死,而亚急性期症状较温和。诊断依赖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解剖特征。预防措施包括检疫、隔离与消毒,疫苗接种有一定效果。目前无特效治疗,需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并在兽医指导下进行治疗。

缩宫素对于猪场来讲根本不应该使用,为什么这样说?

本文讨论了猪场滥用缩宫素和激素的问题,强调母猪作为多胎动物不宜使用缩宫素,因为它可能导致产出异常胎儿、难产、增加感染风险和初乳丢失,影响仔猪健康。使用激素会干扰内分泌,可能造成脐带断裂和疼痛加剧。来源:猪友俱乐部

霉菌毒素危害巨大!可能引起的90%的猪场死亡率!怎么预防?

俄罗斯鞑靼农场发生的猪饲料中毒事件涉及发芽谷物喂猪,导致猪只出现严重症状,如出血、死亡。饲料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和霉菌毒素T-2,排除其他疾病后,调整饲料管理措施,及时收获并妥善贮藏,控制子实含水量,杜绝了病的发生。此案例强调了预防霉菌中毒在饲料管理中的重要性。

屡次中招?猪蓝耳病防控的6大错误,您了解吗?

在蓝耳病传入中国的20年历程中,中国养殖业在防控过程中经历了诸多错误和误区,包括对蓝耳病关注度不够导致其蔓延、防疫与管理不到位、灭活苗使用不当、自家苗滥用、被动防控以及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争议。通过了解和纠正这些错误,猪场可以采取主动防控措施,如疫苗免疫、血清净化和提升生物安全,以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