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如何用好强力与氟苯?这篇文章的观点值得一看!

文章探讨了畜禽养殖中常见的病症如仔猪痢疾、肠毒综合征和气囊炎的防控问题,指出了在兽药使用规范化背景下,应对疾病的挑战。强调了临床应用药理和病原谱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文章还深入讨论了螺旋体在畜禽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并提出了联合用药的治疗思路。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处方技术和给药途径在疾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怎么挖掘蛋鸡潜能?

本文介绍了在生产管理中提高鸡种产蛋量的五个关键环节,包括提高后备鸡的整齐度、确保后备鸡体重达标、控制性成熟日龄、加强产蛋期科学管理和严格把握饲粮质量。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充分发挥鸡种的遗传潜力,提高产蛋量,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奶牛产后如何保健和护理(4)

本文详细介绍了牧场中产后护理的要点,包括肢蹄保健、体温和健康监测、真胃变位诊断、产后记录等关键步骤。同时,还涵盖了对正常与非正常产犊牛只的管理方案,如体温升高处理、胎衣不下、难产应对及恶露排出等问题。文章强调了产后疾病的预防措施,如代谢病、蹄病和子宫炎的防控,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和提高产后发情率的具体方法。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确保新产牛的健康和牧场的整体效益。

养好猪,从蓝耳病的防控开始(二)

本文详细介绍了猪场蓝耳病的防控措施,包括发病猪的治疗方案(如大群治疗和紧急处理),以及预防措施(如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应激、引种管理、保育猪和母猪的针对性防控)。通过合理的药物使用和管理措施,有效降低蓝耳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确保猪群健康稳定。

高热、食欲废绝、站立不稳的大猪怎么办?一例疑难杂症的治疗

本文记录了一头体重200斤以上的猪在生病期间的症状、治疗过程和最终康复的详细经历。猪在发烧、食欲不振、无法站立的情况下,通过常规治疗和特殊方法(如蟾蜍素、红糖水加鸡蛋等)逐渐恢复健康。文章还提到了猪贩子的建议以及网友的献计献策,分享了宝贵的养猪经验。

产床热源的放置影响母猪营养的摄入和仔猪断奶死亡率

本文探讨了产床热源的放置对母猪营养摄入及仔猪断奶死亡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母猪的热中性区为17-18℃,上限临界温度为21℃,当温度超过此范围时会显著降低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尤其对初产母猪影响更大。同时,为仔猪提供适宜的微环境(如35℃左右的无风区域)对其早期发育至关重要。文章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产床布局、仔猪和母猪的营养需求以及如何优化猪舍环境以提高生产性能。

猪身上发白的7个原因和解决办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猪身上发白的7个常见原因及对应的解决办法,包括坏死性肠炎、猪痢疾、附红细胞体、副猪嗜血杆菌、圆环病毒和霉菌毒素等疾病,涵盖症状识别、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帮助养殖户快速诊断与应对猪只贫血问题。

断奶母猪的管理

本文主要关注断奶母猪的精细管理,包括延长16至18小时的照明时间(保持在150-200勒克斯),提供200克/头/天的葡萄糖通过饮水,以及保证每日3.5公斤以上的哺乳母猪饲料供给。在断奶1至3天内,将母猪置于特殊栏道进行管理和观察。对断奶7天后未发情的母猪,采取记录、运动刺激(如运动场活动)和辅助手段(如饥饿法、添加发情中草药或激素药物)来促进发情,对于持续未发情的母猪,则考虑进行淘汰处理。

美国养猪业与丹麦养猪业的主要区别

美国和丹麦都是全球重要的养猪生产国,但它们在母猪存栏、行业集中度、饲料依赖、出口规模以及监管政策上存在差异。美国以大规模生产商为主,依赖玉米和豆粕,而丹麦则更为多样化,对大麦和豆粕的依赖较低,并且丹麦的猪农须遵循更严格的动物福利法规,如限位栏的使用限制。尽管如此,两者都是猪肉出口大国,反映了各自独特的养猪业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