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春季养殖牛羊,需要注意以下哪几个方面?

本文详细介绍了春季养殖管理的关键措施,包括棚舍和圈舍的温度与通风管理、消毒和卫生工作、疫苗接种以预防疾病、寄生虫防治以及及时补充营养。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养殖环境适宜,避免细菌滋生,预防疾病传播,并提高牛羊的生产性能。

译稿:湿帘蒸发降温原理

湿帘系统在夏季通过水的蒸发来降低温度,尤其在低于80°F(26.7°C)的室外温度下效果有限。湿帘的降温效果与循环水温关系不大,主要功能是保持清洁并防止矿物质积聚。系统用水量受风量影响,湿帘启动温度设置在80°F(26.7°C)更合理,可防止湿度过高。增加湿帘面积对降温影响不大。夜间湿度通常升高,湿帘需要时间干燥。

猪高热复合症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这篇文章讲透了!

本文介绍了猪高热复合症的特征,包括病猪的持续高温、食欲减退、皮肤发红等症状,以及肺部、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今年发病状况与往年不同,更多混合感染。针对此病,文章提出了抗菌、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力的治疗原则,推荐疫苗免疫、自繁自养和饲料药物预防。通过注射疫苗和添加特定药物如氟苯尼考、泰妙等,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分析

本文分析了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多种原因,包括疾病如PRRS、子宫内膜炎和PCV-Ⅱ的影响,营养不足特别是能量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不当的饲养管理如拥挤、缺乏诱情、发情档案跟踪不及时,以及季节性因素如高温对卵巢机能的影响。对于不明显的发情征状,可能需要借助公猪鉴别并进行淘汰。

小猪最容易得水肿病,治疗方法总结好了!

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猪只疾病,常见于快速生长的仔猪,表现为急性发病和神经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消除感染,配合利尿剂如速尿来减轻水肿,补充亚硒酸钠以缓解硒缺乏。对于严重腹泻和脱水的猪只,采取口服补液盐和安普霉素治疗,同时,通过控料和饲料添加剂进行预防。

关于母猪的7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本文介绍了如何培育优良的后备母猪,包括品种选择、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如10月配种,翌年1-2月产仔)、提高妊娠期母猪的营养供给、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监控、温度控制、仔猪寄养等)。此外,文章还分享了一些养猪小知识,如胎儿生长关键期、分娩环境、分娩时间对仔猪存活的影响等,旨在帮助养猪人提高生产效率和仔猪存活率。

控仔猪腹泻三措施

冬季仔猪腹泻防控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适宜温度与湿度,做好环境卫生,合理开食断奶,减少应激,提高免疫力。通过接种K88、K99和副伤寒疫苗预防疾病。治疗腹泻时,根据不同日龄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氟哌酸、庆大霉素,必要时结合抗病毒药物。综合防控是防治仔猪腹泻的重要策略。

秋冬季生猪主要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本文介绍了秋冬季生猪养殖中常见的疫病防控技术要点,包括加强临床巡查、实施精准防治、定期清洁消毒、防寒保暖、通风换气和强化饲养管理等措施,以降低非洲猪瘟、口蹄疫等疾病的发病率,保障养殖场户的生产安全。

产房仔猪如何寄养

传统场交叉寄养方式可能导致仔猪打架、降低母猪泌乳量和增加压死率。一种优化方案是12-36小时内完成唯一一次交叉寄养,之后使用奶妈猪,遵循尽量让仔猪与亲生母猪在一起的原则。重点关注有效乳头的利用,避免频繁调栏和奶妈猪的合理使用,以提高仔猪生长和母猪的泌乳效率。

温湿度对猪的影响

本文详细介绍了温度和湿度对猪的影响。猪作为恒温动物,其正常体温在38.7~39.8℃之间,对外界温度要求严格。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增加饲料消耗和饲养成本,甚至导致疾病或死亡。文章还列出了不同类型猪的最适温度范围,并指出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将猪舍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以确保最佳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