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死亡率高达80%以上!猪弓形体病的分析与治疗 本文介绍了弓形虫病,一种人畜共患病,尤其在猪群中重要,首次报道于1952年。文章详细讲述了病原体弓形虫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我国的发病历史、不同类型的流行情况,包括暴发性、急性、零星散发和隐性感染。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出血性紫斑、神经症状等,并讨论了剖检变化和治疗方案,目前以磺胺制剂为主。请注意,内容仅供参考,非投资建议。 技术 2023年09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271 浏览
规模化养猪场猪肢蹄软弱综合征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 中国猪病网报道,规模猪场常见的猪肢蹄软弱综合征主要影响高度选育的瘦肉型猪,由遗传、生产繁殖应激、营养不足、地面条件和管理不当等因素引发。症状包括肢势异常、关节炎等,诊断可通过特定特征和饲料分析。防治措施包括选育抗性品种、优化饲料配方、改善圈舍环境和增加运动,以及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技术 2023年09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280 浏览
治疗副猪嗜血杆菌有什么经验?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越快越好! 猪副嗜血杆菌常见于2-8周龄仔猪,引发多种疾病。疫苗预防效果有限,推荐使用海博莱商品苗,同时强调母猪产前防疫。治疗上使用氟苯尼考等药物,但需注意耐药性。防控关键在于做好猪瘟等疾病防疫、减少应激、淘汰病弱猪只、药物预防和加强饲养管理。 技术 2023年09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288 浏览
秋分入秋秋更凉,秋季养猪如何快速贴秋膘? 本文介绍了秋分这一节气的特点,包括太阳直射、昼夜温差、猪只管理的变化。在秋季,养猪人需关注猪只食欲恢复、饲料配方调整、呼吸道疾病预防、寄生虫防治和猪舍通风等,以确保猪只健康茁壮成长。同时,文章提醒在秋季合理调整猪场管理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 2023年09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299 浏览
如何评估后备猪是否驯化成功? 文章讲述了如何通过ELISA抗体评估和PCR抗原检测来判断后备猪是否成功驯化抵抗PRRSV,以提升母猪生产效率和猪场的经济效益。猪蓝耳病的成功驯化对于建立群体免疫力,提高生产成绩,以及确保猪场猪蓝耳病阴性仔猪的产出具有重要意义,对猪场的稳定和净化有着积极作用。猪场通常更新率较高,后备猪比例大,因此这些评估方法至关重要。 技术 2023年09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599 浏览
气渐冷猪伪狂犬病迎高发期,仅打疫苗还不够,猪场需2招配套 猪伪狂犬病是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秋冬季高发。尽管有强制性防疫要求,但仅靠疫苗不足以控制病毒传染。文章详细介绍了伪狂犬病的发病特征、高发原因、传播方式和危害,强调了紧急处理和日常防御措施的重要性,如隔离、药物治疗、全场消毒、疫苗接种、消毒、灭鼠和检疫等,以降低经济损失并防止病毒扩散。 技术 2023年09月21日 0 点赞 0 评论 309 浏览
猪场生物安全的核心—人 本文讲述了中国养猪业在面对非洲猪瘟疫情后对生物安全的深刻认识和实践提升。猪场生物安全的核心在于人员管理和操作,包括进场人员隔离消毒、区域划分、消毒药使用、猪群流动管理等多方面。强调了封群策略、小单元隔离、多级洗消防护和人员技能及责任心的重要性。要实现生物安全体系的高效运作,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和责任心,并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最终,猪场生物安全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基层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技术 2023年09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302 浏览
猪蓝耳病防控知识(下) 本文详细描述了猪蓝耳病在规模化猪场流行的三种类型,包括新建场盲目引种带毒猪导致的疫情、引进带毒后备种猪引发的爆发和管理不当引起的感染。介绍了猪蓝耳病的易感动物、传播途径以及临床症状,同时也提供了猪蓝耳病的诊断方法。针对防控,文章提出了药物治疗、调整饲料、推迟配种、疫苗接种等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 技术 2023年09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314 浏览
怎样合理制定猪场驱虫计划?(二)——驱虫计划原则 本文讲述了在面对猪寄生虫疾病种类繁多、复杂多变的挑战时,如何根据猪场的具体情况、养殖模式差异以及寄生虫的生活史和繁殖特性,采取综合防治为主、合理用药为辅的原则,制定针对性的驱虫计划。重点突出对主要寄生虫的防治,兼顾寄生虫对药物敏感度的差异,以提高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技术 2023年09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261 浏览
猪蓝耳病防控知识(上) 猪群蓝耳病文章描述了该疾病在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型的初期厌食、发热、嗜睡,以及高峰期的严重经济损失如早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儿。慢性型症状较轻,但繁殖性能下降,易引发继发感染,导致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死亡率上升。文章强调了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疾病对猪场经济的影响。 技术 2023年09月20日 0 点赞 0 评论 31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