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温差大,几乎100%发病?这个病养猪人一定要重视! 猪流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传播,对猪只健康造成影响。本病可导致繁殖障碍、生长减缓,易引发免疫抑制和继发感染。猪流感在猪群中传播迅速,但死亡率相对较低,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栏舍消毒、避免接触、营养提升和免疫接种。治疗方面着重于隔离、保温、消毒和使用药物防治。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猪场做好猪流感的防控和应对。 技术 2023年10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269 浏览
猪群咬尾除了剪尾还有什么解决办法? 猪群咬尾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与过度拥挤、饲料营养失衡(如蛋白质、钙和脂肪的管理)、动物源性蛋白、纤维缺乏以及饮水问题等因素有关。虽然剪短尾巴的传统做法可能减少风险,但现在更倾向于寻找非手术方法,如通过调整饲料成分(如蛋白质、钙、脂肪和电解质)、添加纤维,以及改善饲养环境(如确保充足饮水)来预防和治疗这一行为。当前,营养干预在无饲料因素诱因时效果有限,适当调整营养配方和管理措施更为关键。 技术 2023年10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272 浏览
育肥猪厌食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管理 文章讲述了育肥猪饲养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包括猪只厌食的原因分析(如疾病、营养不良、环境因素等),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如日粮多样性、定时定量喂养、饲料稀稠适宜、合理的饲养方式、饲料品质控制、环境卫生、防寒防暑、去势驱虫和防疫等,强调了饲养过程中对猪只健康和生长的重要性,以及防止过度运动和惊恐。同时,文章提醒关注水质和饲料质量,确保猪只健康和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 技术 2023年10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283 浏览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三个关键点 该篇文章主要关注母猪分娩和哺乳期的关键管理策略,包括维持母猪的背膘厚度以保证产奶量,控制饲喂间隔以保持血糖稳定减少死胎风险,以及确保饲料卫生以预防疾病。通过优化这些环节,生产者可以提升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的生产性能,从而提高整体养殖效益。 技术 2023年10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296 浏览
使用BEST原则进行猪只个体观察 本文介绍了猪场员工如何通过巡栏检查,利用BEST观察模式(Body、Eyes、Ears、Skin、Temperament)来识别和监控猪群的健康状况。通过观察猪的身体、眼睛耳朵、皮肤毛发以及它们的性情行为,及时发现可能的疾病迹象,如异常呼吸、肿胀、溃疡、损伤等,从而采取干预措施,提高猪只福利,减少经济损失。 技术 2023年10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332 浏览
如何提前淘汰初情期更晚的后备母猪 研究发现,通过分析后备母猪70-215日龄的阴道组织中与生长、生殖发育和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表达,可以预测母猪的初情期。TLR-4和TLR-5在发情时表达增加,可能作为初情期标志。160日龄时的基因检测点可能用于初情期预判,有助于优化选种和管理,减少培育成本。进一步筛选阴道上皮细胞基因有望发现更早的淘汰指标,提升繁殖效率。 技术 2023年10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307 浏览
导致免疫失败的因素有哪些? 文章探讨了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多种因素,包括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粪便微生物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遗传差异导致的抗体水平差异、母源抗体对不同疾病疫苗(如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细小病毒、蓝耳、流感、副猪)的影响,以及支原体疫苗的免疫反应。研究强调了适当时机免疫的重要性,以及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复杂作用。 技术 2023年10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335 浏览
断配间隔期的母猪应该怎么喂 描述内容:本文介绍了母猪断奶后到首次发情的断发间隔期间的关键性,探讨了合理的饲喂策略,如关注营养补充(如单糖和高质量饲料)、提高饲喂频率、保证自由饮水和良好环境舒适度(如适宜的温度控制)的重要性。通过优化这些因素,可以减少体况损失,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猪群整体的经济效益。 技术 2023年10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372 浏览
产房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是养猪业常见难题,影响猪场发展。病因多样,涉及病毒、细菌、寄生虫、母猪健康、仔猪生理、环境因素等。防控策略包括母猪疫苗接种、抗体检测、抗病营养、驱虫、仔猪环境管理、隔离治疗和精细化管理。通过全面的卫生消毒、适宜的温度湿度控制和生物安全措施,有望减轻损失并提高猪场健康水平。 技术 2023年10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397 浏览
哺乳仔猪低血糖症的治疗 该篇文章主要探讨哺乳期仔猪出现低血糖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识别症状、调整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充足、采取应急措施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以及可能需要的药物疗法,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处理和预防这一常见问题,促进仔猪的健康成长。 技术 2023年10月09日 0 点赞 0 评论 37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