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猪场生物安全

本文介绍了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八个关键要点:严格员工管理,包括进入猪场的规程;谨慎引种,确保种猪来源无病原体;管理好车辆,防止病原体传播;落实无害化处理,减少病死猪的风险;控制生物媒介,防止媒介动物传播疾病;强化防疫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加强饲养管理和考核机制,确保猪场的高效、安全运营。

呼吸道疾病

猪的呼吸道综合征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由病毒性疾病如蓝耳病、圆环病等和细菌感染如副猪嗜血杆菌病引发,表现为生长受阻、食欲不振和呼吸困难。防治策略包括使用敏感抗生素、配合抗病毒和免疫增强中草药,如麻杏石甘散或定喘散等,同时注重饲养环境改善和氨气控制,以及疫苗接种的正确实施。抗生素治疗时需灵活配伍,如泰妙菌素、强力霉素等,结合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预防和早期干预对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圆环病毒

仔猪圆环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体质下降、消瘦、腹泻和呼吸困难,尤以8-10周龄仔猪常见。病毒分为PCV1和PCV2,PCV2是致病性的。临床表现包括先天性震颤、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皮炎肾病综合征。预防上,通过免疫疫苗如圆环病毒Ⅱ型疫苗进行防控,如勃林格圆环、普莱柯疫苗等,建议在仔猪出生14日龄和后备母猪配种前接种,每半年普免一次或跟胎接种。

仔猪贫血防治

仔猪贫血是一种常见的铁缺乏症,受饲料、疾病、铁储备、铁剂质量及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防治策略包括解决营养问题,如防止霉菌毒素和补充VE,实施二次补铁,加强疾病管理,选择优质铁剂,并重视注射技术。合理的补铁与仔猪生长、健康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密切相关。

育肥猪发白的病理原因

本文分析了育肥猪皮肤苍白的常见原因,包括饲料中营养失衡、霉菌毒素影响、寄生虫感染、疾病如增生性回肠炎、猪痢疾以及药物影响等。文章强调了诊断和防治的重要性,提倡通过改善饲料、控制疾病、关注生物安全和合理淘汰病猪来维护猪群健康,提高猪场效益。

仔猪喘气的防治

本文详细解释了小猪腹式呼吸的常见原因,包括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耳/圆环病毒和支原体肺炎。针对每种疾病,提供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替米考星、盐酸多西环素、麻杏石甘散、蓝圆非太保、咳喘太保针等。了解小猪的症状有助于对症治疗,确保猪只健康。

圈舍消毒

圈舍清洗消毒是一个关键环节,旨在防止病菌传播。流程包括清除残留物、预清洗、浸泡、彻底清洗、干燥处理和消毒。使用合适的工具如高压清洗机和消毒液,并强调个人安全和电力设施检查。通过制定评估体系,实现成本效益平衡,确保猪场健康和生产效率提升。

蓝耳病的病理变化

本文探讨了蓝耳病的复杂性,疫苗免疫的挑战和业界共识,包括活疫苗的优势和限制,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免疫策略、生物安全措施和监测来防控蓝耳病,强调了预防、适时免疫和减少过度依赖的重要性。

为什么夏季仔猪还是容易拉稀呢?仔猪拉稀有哪些危害?

本文详细探讨了夏季仔猪拉稀的常见问题,包括其危害、仔猪生理特点、导致拉稀的原因,如环境因素、营养饲料选择、应激、病原体和寄生虫。文章重点介绍了仔猪黄白痢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以及针对断奶腹泻的预防措施。强调了在夏季既要关注母猪的温度,也要为仔猪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减少腹泻带来的损失。

药品的使用

本文详细解析了农场中缩宫素(催产素)的作用机理,强调了其在母猪分娩中的正确应用方法,包括适用时机、剂量、禁忌、注射部位以及与其他药物的配合使用。同时,指出了使用缩宫素不当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如母猪疼痛、胎儿安全问题、乳汁流失和生产并发症。总结指出,缩宫素的使用需谨慎,应在适应条件下科学运用,以实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