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仔猪腹泻原因和防治方法 洮南市畜牧业管理局的文章详细探讨了仔猪腹泻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性腹泻(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和细菌性腹泻(如大肠杆菌、沙门菌、魏氏梭菌引发)。文章介绍了每种病因的流行特征、防控措施,以及疫苗免疫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养猪场的疾病防控水平和仔猪健康。 技术 2023年09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257 浏览
猪高热复合症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这篇文章讲透了! 本文介绍了猪高热复合症的特征,包括病猪的持续高温、食欲减退、皮肤发红等症状,以及肺部、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今年发病状况与往年不同,更多混合感染。针对此病,文章提出了抗菌、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力的治疗原则,推荐疫苗免疫、自繁自养和饲料药物预防。通过注射疫苗和添加特定药物如氟苯尼考、泰妙等,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技术 2023年09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235 浏览
季节转变,猪场谨防腹泻 文章讨论了猪场猪群腹泻问题,指出除了疾病因素外,环境管理特别是猪舍湿度对健康的影响。湿度低落可通过加大通风、节制用水和烤干铺板等方式控制。在当前疾病复杂和混合感染的养猪环境中,强调环境、营养、免疫和保健护理对猪群健康的重要性。 技术 2023年09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308 浏览
规模化猪场“猪群流动”这些错误操作要注意 规模化猪场在猪群管理中存在五个常见错误,包括公猪站混用、种用商品猪共住、早选商品猪做种、病猪转育肥栏和病猪驯化后备猪。这些错误可能导致蓝耳病毒等病原的循环传播,给疾病防控带来挑战,强调了精细化管理和科学防疫的重要性。 技术 2023年09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330 浏览
好消息!欧洲学者发现猪感染非洲猪瘟的关键基因 科学家们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研究揭示了猪的一种关键基因MHC II受体蛋白SLA-DM在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中的重要性,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抗非瘟病毒的猪品种和药物,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来阻断病毒复制,为猪瘟防控提供新的策略。 技术 2023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92 浏览
非洲猪瘟猖獗,3大新特点难防难控! 本文分析了非洲猪瘟在生猪养殖中的重大影响,重点关注异地调运生猪、饲喂泔水引发的疫情传播,以及规模化养猪场的防控措施。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特点包括毒力减弱、早期症状减轻和传播加快。为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建议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和养殖操作规程,以减少病毒传播并适应病毒变异带来的新挑战。 技术 2023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9 浏览
如何提高产房仔猪的成活率 提升断奶仔猪数量的关键在于仔猪出生后的保温、及时吃初乳、母猪乳房清洁和仔猪保健。实施交叉寄养策略,优先考虑初产母猪和哺乳性能好的母猪,确保仔猪有充足奶源。同时,适时进行补料,刺激消化并满足生长发育需求,母猪健康是保障优质仔猪的前提。 技术 2023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0 浏览
猪圆环病的预防和控制 该文章主要讨论了猪圆环病毒(PCV)引发的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包括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症状、血清学流行情况、传播途径、混合感染、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预防控制措施。PCV感染可导致免疫抑制,使猪更容易并发其他疾病,且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猪中表现不同,对养猪业产生重大影响。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抗菌药物治疗、免疫增强剂和抗病毒疗法的使用,以及改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 技术 2023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2 浏览
提高母猪奶水容易被忽视的三个关键点 母猪奶水分泌对仔猪发育至关重要。提高奶水产量的策略包括维持母猪的理想背膘、定时定量饲喂以稳定血糖,避免产程过长和死胎,以及确保饲喂卫生和饮水充足。背膘管理、合理饲喂时间和频率是关键,同时关注肠道健康以保证奶水质量和仔猪健康。 技术 2023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8 浏览
母猪流产和产死胎原因分析 该篇文章探讨了母猪流产和死胎的多种原因,包括机械性因素如拥挤造成的伤害、饲养密度控制不当、疏于管理导致的意外、妊娠诊断不准确、营养不足或饲料质量问题、疾病因素如繁殖障碍疾病、猪寄生虫感染以及慢性疾病的潜在影响。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饲料质量和疾病防控,农户可以提升母猪的健康和产仔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技术 2023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