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养猪如何节约饲料

本文介绍了十种有效的养猪节约饲料的方法,包括养杂种猪、适时配种、及时去势、驱虫、圈养、保护喂养、改熟喂为生饲、喂配合料、使用饲料添加剂和适时出栏等措施,帮助养殖户降低饲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饲料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制粒过程能杀灭PEDV,ASFV等病毒么

文章详细介绍了仔猪教槽料的生产过程中两次制粒的工艺及其目的,包括第一次高温制粒(85°C以上)和第二次低温制粒(65°C-75°C)。讨论了美拉德反应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多种猪病毒的灭活效果。此外,强调了饲料企业在面对猪流行病时从被动到主动拥抱生物安全理念的变化,以及需要采取全面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来保障饲料的安全性。

猪料、蛋料持续下降、肉禽饲料产量创5年新高、反刍动物饲料下降幅度最大 ||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饲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饲料生产分析》,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为22787万吨,同比下降4.3%。各品种饲料生产情况显示,猪料和蛋料下降明显,肉禽饲料创5年新高,水产饲料缓慢下降,反刍动物饲料产量首次下降至1081万吨,同比下降11.4%。此外,饲料工业产值和产量小幅下降,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原料价格普遍回落,饲料产品价格有所回调。

猪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与防控

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和气喘,常见于2周龄至4月龄的仔猪。该病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型,特征性剖检变化为肺脏的‘虾肉样’病变。有效的防控措施包括自繁自养、淘汰感染阳性猪、免疫接种等,并使用替米考星、泰妙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文章还详细描述了猪支原体喘气的症状、病变及治疗方案,强调了预防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猪场驱虫容易忽视,学习蛔虫防控原理与驱虫策略!

本文详细分析了猪场中常见的蠕虫感染,特别是蛔虫感染对猪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文章介绍了不同猪群的驱虫策略,并探讨了蛔虫的生命周期、诊断工具的局限性以及有效的驱虫药物和剂型。通过合理的驱虫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猪只的整体健康水平。

五个超实用的养猪神器:阉猪器、挡猪板、赶猪棒、栓猪绳、连续注射器

本文介绍了五种提高养猪效率的专业工具:阉猪器、挡猪板、赶猪棒、栓猪绳和连续注射器。这些工具不仅能够简化日常操作,还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通过使用这些神器,养猪人可以更轻松地完成各种任务,如阉猪、赶猪、打针采血等,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还特别强调了这些工具的设计特点和实际应用效果,帮助养猪场更好地管理猪群。

母猪繁殖障碍如何分析?

本文详细探讨了猪在生长不同阶段的疾病及其主要原因,特别是母猪繁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原对猪只健康的影响,以及管理不当所起的催化作用。针对母猪不同时期的疾病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并介绍了母猪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此外,还讨论了仔猪出生后的护理和常见疾病的原因。通过理解这些内容,养猪场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预防相关问题,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

生猪养殖提质增效降本技术指导意见

本文详细介绍了养殖场如何在经营困难时期通过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管理,做好非洲猪瘟等重点疫病的防控,优化种猪群结构,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以降低成本,并通过优化生产管理和强化环境控制来提高养殖效率。特别针对中小养殖户提供了实用的防疫和管理建议,确保在不利条件下仍能保持健康的生产经营。

浅析猪场配种管理的重要性

本文根据2022年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养猪业中母猪存栏量及出栏量的情况,并详细探讨了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多个关键因素。文章从公猪和母猪的影响因素、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包括公猪过度使用、公猪繁殖障碍、公猪疾病、母猪疾病、断奶母猪营养、配种管理、配种时机、妊娠期饲喂、温度控制以及免疫保健程序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优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猪场的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立冬时节 | 寒冷季节的开始,养猪人提前预防养好猪卖好猪!

立冬标志着寒冷季节的开始,气温逐渐降低,对生猪的饲养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几种简单且节能的冬季猪舍保暖措施,包括增加猪群密度、铺设稻草或麦秸秆、搭建天棚、配置仔猪保温箱以及做好通风和防疫工作,以确保猪只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