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生猪:动能放缓 但仍显顽强

文章回顾了2023年5月至6月的生猪行情,分析了生猪现货价格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5月份的拉涨主要由于去年10月份疫情导致的仔猪减产,而6月份进入震荡偏强格局,供需基本平衡,二育市场操作理性。后续因能繁母猪出栏未有效下降,二育动能减弱,且需求端和原料层面支撑不足,市场存在调整可能。文章还探讨了未来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能繁母猪恢复情况、需求恢复特别是冻品补库的动能等。

猪价回调,可能降不到哪里去?三大原因决定2024年猪价会很好

本文分析了2024年猪价的走势,指出尽管当前猪价有所回调,但未来仍可能高位震荡并继续上攻。文章从市场供给减少、市场情绪谨慎和政策需要高猪价三大原因详细解析了支撑猪价上涨的因素,并对未来猪价的高点进行了预测。此外,文章还探讨了二次育肥的现象及其对市场的潜在影响,以及高猪价对宏观经济和CPI的影响。

猪价震荡回调,后续还有上攻的可能?今年猪价高点会达多少?

本文分析了2024年猪价的走势,指出尽管近期猪价回调,但后续仍有可能高位震荡并上攻。主要基于三个原因:市场供给减少、市场情绪谨慎以及政策对高猪价的需求。文章还讨论了猪价对CPI的影响及其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并预测猪价在今年将以9元-10元/斤的高价震荡维持到年底,明年2月开始下行。

一夜突变,猪价上涨“卷土重来”!三大利好刺激,有望开启新行情?

本文详细分析了8月21日猪价的涨跌情况,探讨了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前景。文章指出,尽管本月集团猪企的出栏计划有所增加,导致猪价一度下跌,但随着养殖户看涨情绪升温、气温下降和节日消费旺季的到来,猪价呈现逆势上涨的趋势。同时,文中也提到当前猪价上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引用发改委的数据对未来猪价走势进行了预测。

生猪:挺价情绪松动 期现高位回调

文章分析了近期猪肉市场的供需变化,指出上周下半周市场情绪开始释放,二育肥猪供应缓解,冷鲜价差扩大,冻品出库增加,导致市场猪肉供应增加。然而,终端走货未改善,屠宰量维持低位。上市集团及规模化企业从6月起滚动压栏,8月前会陆续释放压力,但整体仍有小幅度压栏。随着8月下旬学校开学和天气转凉,预计二育需求将再度增加,支撑现货价格。期货市场方面,LH2409合约高位回落,LH2011合约估值不高,四季度价格相对安全。整体来看,供给端压栏情绪持续,需求面中性偏弱,冻品库存去化加快,养殖利润增加,市场情绪保持谨慎乐观。

出栏积极性不高 生猪利多支撑依旧明显

本文回顾了周一的生猪期货市场行情,分析了生猪期价和现货价格的变化。同时,详细探讨了生猪养殖利润、产能情况及屠宰端数据,并结合海关数据和市场动态,对未来市场走势进行了综述。文章指出,尽管市场供应偏紧且养殖端挺价惜售情绪高涨,但终端消费疲软对猪价上涨构成一定压力。

生猪出栏节奏加快,需求存旺季预期

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及未来预期。由于需求恢复相对缓慢,下游对高价猪的承接力不足,导致屠企开工率维持低位。近期养殖端认价出栏情况升温,供给偏紧情况有所缓解。中秋和开学季临近,虽然有旺季需求支撑,但前期压栏和二次育肥的适重猪源将集中出栏,市场担忧供给压力后移。2411合约预计高位偏强震荡,建议区间18000-19500元/吨;2501合约基本面偏弱,建议区间16000-17500元/吨。此外,官方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由降转升,明年供给有望恢复。文章还详细探讨了仔猪补栏、规模场出栏节奏、冻肉去库、

一头猪盈利超八百元,未来“二师兄”能否继续起飞?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持续冲高,受生猪产能去化、疫病影响及去年底猪场疫病等因素,8月份猪价有望触及年内峰值。尽管消费需求承压,但受情绪引导,猪价仍以偏强为主。文章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养殖端的惜售心态以及二次育肥现象,并指出未来猪价可能继续上涨,但也面临终端市场走货缓慢和屠宰企业亏损的制约。

生猪市场调整 挑战与机遇共存

本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18.99元/公斤,较上周下跌0.67元/公斤。受连续阴雨天气和供应增加的影响,北方生猪市场出现调整,供应相对宽松叠加需求不足导致猪价下滑。规模场出栏量增加,而消费需求疲软,短期内猪价或偏弱震荡,预计下周价格重心继续下探。文章分析了当前市场供需博弈及未来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