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生猪周评:生猪供应偏紧 周内猪价以涨为主(20200131-0206)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以涨为主,仔猪价格上涨,后备母猪价格持平,淘汰母猪价格下滑,屠宰企业开工率较低,北方猪肉价格上涨,南方价格上调。饲料方面,玉米、豆粕价格上涨,麸皮购销紧张。预计未来一周全国生猪出栏均价涨后回调,因供应恢复、需求低迷、南北价差和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价格将震荡调整。

2020年生猪产能分析及展望

本文分析了2019年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的影响,预测2020年全国生猪产能将逐步恢复,但仍是持久战。猪价预计下滑,受此影响,猪肉需求可能增加,带动饲料及饲料原料产品行情,但将抑制禽肉、鸡蛋等替代品的销量。

两广生猪日评:猪价大致稳定(20200206)

广东和广西的生猪价格目前稳定,广东外三元出栏均价在42.0-44.0元/公斤之间,广西稍低,为41.0-41.6元/公斤。外来猪源有一定增加,但整体供应量不大,且市场需求平稳。广西部分区域的养殖场出栏因严查而受限,导致市场成交不活跃,预计短期猪价将维持稳定态势。

湖南生猪日评:大局稳定,个别涨跌(20200206)

湖南省近期生猪市场表现出整体稳定态势,外三元商品猪出栏价格在40.0-42.2元/公斤之间,个别场家有小幅度涨跌。屠宰企业结算价呈微幅波动,主要在40.4-41.4元/公斤。市场供应方面,猪源供应有限,需求疲软,导致价格难有大幅上涨。仔猪行情以稳定为主,大场报价1600-2000元/头,部分规模场有补栏计划,但实际成交受限于市场条件。岳阳地区屠宰企业开工受阻。预计短期内供需两低的状况将延续,猪价调整幅度有限。

湖北生猪日评:市场暂未恢复(20200206)

湖北非瘟疫情已解除封锁,但生猪市场仍受疫情影响,外三元挂牌价37.2-38.4元/公斤,市场成交量低迷,大场出货意愿强烈但成交困难。屠宰企业以保供给主,价差大且混乱,农贸市场暂关,猪源外调受限制,公安和宜都等地禁止出省,省内生猪流通受限。

2020.2.5猪价、猪评(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影响 生猪产业发展短期内存在不确定性)

本文分析了猪评市场近期的状况,指出短期供应可通过储备投放、进口和库存出货弥补缺口,但养殖端信心逐渐恢复,长期供应转暖。然而,2020年由于普遍性缺猪,利润仍然可观。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生猪产业发展面临供给延长、流通效率下降和需求降低的压力,特别是在春节后消费淡季叠加疫情冲击下,猪肉价格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春节前后畜牧类产品市场运行分析(附各省市自治区状况明细)

1月份春节期间,中国畜牧市场出现分化,生猪价格振荡上扬,而肉鸡、肉鸭和鸡蛋市场因假期影响处于低位。节后市场恢复缓慢,生猪和肉禽价格有所上涨,但屠宰业开工推迟,交通运输受阻影响生产。预计2-3月畜牧行情整体偏弱,受交通恢复和食品加工行业复工情况影响,白羽肉鸡可能有上涨空间。随着保供应政策的推进,二季度市场可能有反弹,业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

2020.2.4猪价、猪评(消费疲软,猪价依然大涨,为啥?)

近期,中国各地区生猪价格出现波动,受禽流感影响和各地防控措施,部分省份如安徽、江苏因外调困难导致价格下跌,湖北受疫情中心影响价格上涨但需求不高。华南地区猪价因产能恢复有限和北猪南下受阻而上涨,华北和东北地区受节假日需求增加和低价生猪南下影响价格上涨。西南地区因市场关闭和消费疲软,价格上涨。尽管有猪价上涨的因素,如运输通道恢复和需求增加,但疾病防控可能带来价格反转,建议养殖户适时出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如何影响生猪产业?

2019年12月,生猪产业发展指数回落,显示行业由过热转为平稳,主要受终端供给增加、猪肉储备投放、进口量上升及产能恢复等因素影响。然而,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生猪产业短期内存在不确定性,需求和供给层面均面临压力,预计短期内将呈现供求紧平衡态势。尽管如此,猪场生产节奏暂未受太大影响,生产资料储备充足,运输政策支持,以及生物安全措施的提升为行业稳定提供了信心。

玉米暴涨110元/吨!玉米“大涨”!

春节期间后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山东、江西和安徽等地玉米价格分别上涨90-130元/吨和60-100元/吨。东北企业如中粮公主岭和通辽梅花调整收购日期并提高收购价,广州港口玉米报价也创历史新高。然而,随着气温快速回暖,对地趴粮的存放安全构成威胁,这可能会对后续玉米价格走势产生影响。总体来看,玉米价格预计还会继续走高,但农户需关注存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