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

影响2020年中国生猪行业的那些是是非非

本文回顾了2020年中国生猪行业的主要事件,包括新冠疫情引发的猪价上涨后骤降、南方水灾导致的非瘟疫情、四川对省外猪源的限制及放宽、进口冷链食品严控对市场的影响,以及中南大区的生猪调运政策。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猪价的波动,警示养殖单位需理性应对市场变化。

多重因素齐发 12月生猪行情或迎来倒V走势

本文分析了近期生猪市场行情的快速上涨,主要受传统消费旺季和南方腌腊影响,以及养殖集团集中出栏、中南区调运政策变化、猪病疫情的高发等因素影响。预计12月上旬价格可能震荡上涨,而中下旬随着供应增多,猪价可能面临下降压力,呈现倒V走势。

业内观望心态浓厚 后备母猪市场寡淡

2020年11月,国内猪价加速上涨,但业内对后市信心不足,二元后备母猪市场偏弱。规模场和散户补栏谨慎,受非瘟疫情和市场需求影响,预计12月二元母猪价格趋稳,局部调整,全年价格将逐渐回落。

西南腌腊托底猪市 11月猪价月末翘尾

11月猪价微增,虽养殖盈利空间减小但仍高于成本线。12月北方消费旺季和冻品放储可能支撑猪价,但供应量增加及腌腊需求下滑将限制涨幅,预计猪价震荡微涨。

生猪月评:多重因素叠加 月底猪价快速上涨(2020年11月)

2020年11月,全国生猪价格呈涨-降-涨走势,月底因腌腊需求和北方猪南调带动猪价反弹。屠宰企业结算价微涨,猪肉价格震荡后快涨。仔猪和二元母猪价格分别环比下滑和回落后趋稳,淘汰母猪价格先跌后上调。饲料价格因原料玉米上涨而环比上涨,但12月预计饲料价格将止涨回落。展望12月,猪价高位震荡后下跌,月底有小幅反弹;1-2月市场供需调整,价格以震荡为主,春节过后价格可能降后震荡。

巴沙鱼市场再度回冷,但原料供应趋于紧张,库存所剩无多

11月份,受中国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新冠检测的影响,越南巴沙鱼市场销量下滑,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尽管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曾增长,但反复的疫情形势导致信心受挫,中国进口巴沙鱼减少,对越南企业出口构成挑战。供应链受阻,原材料供应紧张,预示着2021年供应量可能收缩。永环集团CEO Tam Nguyen表示,市场预期在新冠疫苗上市后将有所好转,但短期内价格波动可能不会剧烈,因为库存紧张。

生猪屠宰毛利近三年来最低平均水平 2020年尾或触底反弹

近三来年,受猪周期影响,生猪屠宰毛利逐年下滑,2020年下滑至最低点。2018年至2020年,毛利分别下降48.11%和66.48%。南北地区毛利差异明显,四川因高价生猪和低价产品策略保持较高水平,而北方地区受高价和砸行现象影响,毛利曾一度亏损。随着猪价下降和消费旺季的到来,2020年10月后北方部分地区毛利转正,但11月猪价回升再次导致毛利下滑。预计12月传统消费旺季将带动毛利回暖。

进口猪肉集中封存消杀 需求增量将如何应对

本文分析了进口猪肉因新冠病毒阳性被集中消杀后,对市场需求和猪价的影响。尽管进口量可能在11月减少,但预期在价差拉大后仍会有进口。同时,国内养殖方的看涨预期和国家的稳产保供政策(如国储肉投放和防控非洲猪瘟)将影响未来猪肉价格。11月至12月,猪肉价格可能上涨,但政策调控将对价格形成一定抑制。

广东作为流入大省 中南政策是否刺激猪价上涨

广东作为消费大省,依赖70%的外省猪源,中南政策实施后猪价上涨。由于环保和地理限制,广东生猪主要依赖外省流入,尤其是湖南、江西。政策调整导致跨省调运减少,主要影响来自山东、安徽等地。猪价短期内因供应短缺可能继续上涨,但下旬随着猪源增多和终端消化压力,预计价格将回调,月均价可能在33.0元/公斤左右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