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母猪舍对母猪寿命、性能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畜牧协会中西部会议上报告了关于不同母猪舍(传统限位妊娠栏与装备电子喂料器的大栏)对母猪寿命、性能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栏饲养更有利于保持母猪的良好体况并提高产仔性能,但大栏中母猪的死亡率较高,且因运动性障碍而被淘汰的比例也较高。研究结果为养猪管理和健康维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生猪出栏压力增加 低价成交占主导 | 5月政策粮投放量增多

2025年6月6日,全国生猪市场价格分析显示,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均呈现环比下跌趋势。北方主产区价格跌幅明显,南方市场受供需博弈影响波动较小。整体来看,供应充足但终端消费疲软,预计短期内市场将维持震荡偏弱态势。同时,玉米市场因基层售粮进度加快和流通粮源减少,现货均价环比上涨3.71%,中储粮投放量增加导致成交率下降。本文数据来源为行情宝及饲料行业信息网,仅供参考。

猪价持续上涨,仔猪价格跌势放缓

根据最新监测数据,6月2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35元/公斤,持续小幅上涨。然而,猪肉批发价格出现回落,显示消费需求可能限制猪价进一步上升。与此同时,仔猪市场跌势放缓,部分地区价格趋于稳定甚至反弹。本文深入分析当前生猪与仔猪市场走势及未来趋势。

国内生猪价格承压下跌,市场购销双旺下价格重心震荡下行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持续承压下跌,尤其在最近两天降幅扩大。主要原因是养殖户集中出栏,尽管消费需求存在,但产销错配导致价格震荡下行。当前标猪报价跌至15.46元/公斤,本月累计降幅接近6%。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出栏节奏并关注市场动态。

12月下旬国内猪价显著下滑,养殖利润面临考验

进入12月下旬,国内猪价呈现明显下跌趋势,尤其在冬至节气时显著下降。屠企报价跌至每公斤15.23元,为下半年新低点。尽管猪价下滑对养殖户构成挑战,但由于饲料成本较低,仍能维持一定盈利水平。未来需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策略以应对风险。

2024中国饲料工业报告:总产值同比下降10%!谁在掉队?谁又在抢占先机?

2024年,中国饲料工业呈现出总产值下降但细分领域增长的两极分化现象。文章深入分析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转型过程,探讨了产量下滑、添加剂逆势增长、区域分化以及未来绿色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文中还揭示了行业洗牌加速、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的竞争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和效率。

俄政府设定2025年玉米出口配额,助力农产品销售

俄罗斯政府为滨海边疆区和阿穆尔州设定了2025年的玉米出口配额,旨在帮助当地农民在邻近地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将剩余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此举不仅有助于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还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并提升国内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2025一号文件释放畜牧业利好:家庭牧场扶持、肉牛奶牛纾困、生猪产能调控加码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了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政策路径,特别是在生猪和奶业方面提出了更多针对性措施。文件强调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促进平稳发展,并支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旨在降低养殖成本,稳定基础产能。此外,文件还提出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科技赋能中国“土猪”振兴:从濒危到产业链近50亿元的逆袭之路

本文探讨了中国本土猪种在科技赋能下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宁乡猪等地方猪种如何通过基因编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遗传改良与产业振兴。文章介绍了相关政策支持、科研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展示了科技如何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猪种从濒临灭绝到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