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产销错配,猪价承压下跌,还能涨吗?看完有数!

8月30日,猪肉消费量增长有限,受天气转凉和暑期消费回升影响,市场有所改善,但屠企开工率回升幅度偏弱。猪价因供需错配承压下行,外三元生猪价格跌至17.05元/公斤。预计9月份猪价会在天气转凉和节日需求提振下震荡走高,但受产能宽松限制,反弹高度可能不及预期,猪价高点可能在下旬,预计在18元/公斤左右。

速看!官方征求意见:生猪年出栏500头,蛋鸡存栏2000只,肉鸡年出栏10000只以上均需备案!

2023年8月30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不同种类的动物年出栏量和存栏量进行了调整,如生猪年出栏量需达到500头以上,奶牛存栏量100头以上等。征求意见稿强调了备案程序和监督管理,对未备案的养殖场将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旨在规范畜牧业经营,促进高质量发展。

养猪催肥用什么好?选对产品让你每头猪多赚500元!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大猪的生产性能与采食量、消化率之间的紧密关系,强调了科学催肥技术在提升猪场经济效益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改善采食量和消化效率,特别是在使用植物甜味剂和二氢吡啶等辅助手段时,可以有效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文章提醒在催肥过程中要兼顾猪的健康,确保其健康成长。

猪肉消费旺季即将开启!需求增量的情况下,猪价要涨?

在四季度传统生猪消费旺季到来之际,市场关注焦点在于生猪养殖利润能否改善。虽然存在腌腊需求提振,但前期冻品库存庞大、商品猪出栏增加导致供给过剩,限制了猪肉价格涨幅。能繁母猪存栏数据虽显示四季度供给可能收紧,但产能过剩使得货源相对充足。需求方面,尽管下半年节日增多,但'双节'假期市场消费主要消耗冻品库存,消费支撑较弱。政策调控压力减小,交易所调整期货规则以提高市场流动性。总的来看,供需因素和成本压力下,猪肉价格走强空间有限,养殖业者可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以锁定利润。

多地非瘟疫情反复出现,猪价积弱不振?

10月国庆后,猪价因二育进场不足、非瘟疫情反复及部分猪源提前出栏而承压。养殖散户抗价情绪影响市场,但预计11月后随着气温下降和腌腊旺季临近,猪价可能有短期提涨,但回升空间有限。生猪供应充足,规模场出栏压力增大,屠企面临缩量压价。非瘟疫病不确定性大,影响出栏节奏。整体来看,供需面偏松,价格波动受非瘟疫情、季节性和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后期价格或将有所回升但反弹空间有限。

猪价大涨4.27%,养殖户少亏76块钱,1个坏消息!附:11月21日猪价

国内猪价在11月初因消费转强和冷空气影响而上涨,累计涨幅达4.27%,养殖户收益有所改善。然而,随着气温回升及腌腊需求可能放缓,猪价短期有回落风险。北方市场因消费跟进较慢,屠企收猪压力减轻,而南方升温对腌腊不利。总体来看,猪价将维持震荡走高,但上涨空间有限,受生猪产能过剩影响,供应基本面宽松。

漫长的下行周期何时结束?猪企如何过冬?

当前猪企正经历史上罕见的漫长下行周期,猪价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上市猪企现金流压力大,负债率高。猪周期规律可能受规模化和资本影响而缩短,但本轮周期的下跌持续时间长于预期。分析师认为,未来猪价可能持续窄幅震荡,产能高位未变,微利可能成为常态。养殖者需关注成本控制和产能管理,盈利不再依赖价格波动,而是通过精细管理降低成本。能繁母猪存栏量仍高于正常水平,预示周期下行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母猪数量连续11个月下滑,生猪产能去化加速

最近生猪公司通过定增和融资应对行业亏损,猪价因供应充足和需求增量有限可能在春节前保持稳定,旺季不涨。春节后淡季猪价可能下滑,推动产能去化。兴业证券认为2024年养殖成本仍有下降空间。考虑到板块估值低位,养猪板块投资有安全边际。畜牧养殖ETF跟踪中证畜牧指数,反映了养殖板块周期性特征与猪价关联。本内容仅供参考,非投资建议。

农产品 | 预计短期郑棉期价底部有支撑 但上方空间也有限

春节期间,各类农产品价格走势各异。蛋白粕期货因节日休市,CBOT大豆价格回调,巴西大豆CNF价格上涨。油脂市场,BMD棕榈油上涨,受马币疲软支撑,加菜籽产量和压榨需求数据影响。生猪期货价格回调,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与天气因素影响猪价。鸡蛋期货走弱,受节日期间现货下跌影响。玉米和淀粉价格先跌后涨,受USDA供需报告利空影响。白糖期货震荡偏弱,关注新榨季产量和市场需求。棉花期价上涨,纺织企业信心增强,但供应和需求的后续表现成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