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太原猪肉价持续低位运行,收储启动平抑市价

近期,猪肉价格降至10元/斤左右,主要原因是今年1月起全国猪价震荡探底,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低迷。统计局数据显示,猪肉价格连续10余周低位运行。供应充足和消费淡季导致猪价下滑,官方已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以稳定市场。分析师预计7-12月价格将先跌后涨,供应量逐渐减少,需求在9-12月逐步增加,但产能淘汰进程可能加速。

从四大专业育肥模式和四类放养公司,看未来五年中国农牧业发展

山东养猪业正经历历史性转折,专业化育肥规模接近2000万头,以轻资产、专业化、风险共担为核心的放养模式成为行业亮点。文章详细解析了公司放养、合伙饲养、公司帮养和独立饲养四大育肥模式,并探讨未来五年中国农牧业格局可能因产业链、技术、主体及模式的重构而发生深刻变化。

“双节”临近提振猪肉消费,但对猪价提振不大?四季度猪价会涨吗?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猪肉消费旺季将至,全国生猪价格微涨但总体呈震荡下跌态势。猪价反弹主要受短期因素影响,供需宽松,消费增量有限。尽管节日期间消费预期提振,但猪价提振不大,预计10-12月猪价先涨后跌,养殖端盈利面临压力。同时,猪企在高养殖成本下寻求转型,部分养殖企业拓展新业务以应对市场挑战。

猪价环比下降0.7% 年内第三批猪肉收储将启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将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应对生猪价格低位运行。全国生猪价格近期下跌,其中外三元价格环比下降。同时,关注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提醒关注猪博士平台的养猪人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屠宰备货积极,生猪价格有望走高,豆粕下行【今日行情】

12月中旬,猪价在涨跌波动中,受腌腊需求影响,南方猪价下跌,但北方地区和华东地区因散户情绪升温及屠企备货积极而拉涨。豆粕市场则受国际市场天气和产量预期影响,国际大豆价格震荡,国内连粕窄幅震荡。然而,养殖行情低迷导致豆粕现货成交冷清,库存增加,市场看涨不买跌。总体来看,猪价有望继续上涨,豆粕价格承压。

可喜!重庆建成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6个

重庆市在动物防疫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建设了6个国家级无疫小区和8个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其中一家奶牛场获双认证。通过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组建专家委员会提供咨询指导,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相关设施建设,开展技术培训和国际合作,提升生物安全,强化宣传,保障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

国家统计局:12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较上旬增长3.6%

国家统计局于12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旬,全国流通领域的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变动较大,其中29种产品价格上涨,19种下跌,2种保持稳定。值得注意的是,生猪(外三元)价格达到14.5元/千克,较上旬增长3.6%,反映了当时的市场动态。文章强调版权信息和猪博士平台的声明,内容旨在为养猪人提供学习参考,非投资建议。

国家发改委:目前供需格局改善不明显 生猪涨价或难以持续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全国猪价上涨,预计下周猪价小涨,但养殖盈利已扭亏为盈。供应端,养殖单位惜售情绪增强但猪源充足,需求端屠宰企业备货和腌腊活动影响减弱。不过,元旦假期消费可能增加,但供需格局改善不明显,猪价上涨可能短暂,后期价格可能走低。

猪价“反转大涨”,中长期仍有望大涨?【今日行情】

4月7日,生猪市场经历短期调整后,价格大幅回升,显示中长期内有望上涨。价格上升主要因素包括库存减少的消费需求增加、养殖户信心恢复、消费恢复早于预期、冻品库存下降、进口猪肉减少和能繁母猪存栏减少。同时,春季需加强猪群疾病的防控。猪价回暖预示养殖业前景向好,但防疫工作仍需重视。

猪价强劲反弹!专家预测:二季度猪价将继续好转,下半年进入季节性上涨通道

近期,生猪价格出现企稳反弹,受到供给形势改善、市场情绪好转和春节后需求等因素影响。全国生猪价格自3月份开始止跌回升,供给过剩局面缓解,消费季节性下滑但整体平稳,库存下降。专家预计二季度猪价将继续好转,但考虑到基本面和补栏情况,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