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猪价底部拉扯,豆粕走势“明牌”,养殖户迎关键利好!

五月下旬,猪价虽有短暂上涨,但基本面难以改善,养殖端亏损严重导致出栏谨慎。猪价上涨受情绪和官方收储政策影响,但产能高位、供应宽松和消费低迷限制了其持久性。豆粕价格下跌为养殖成本提供利好,但短期内供强需弱的市场现状仍将使猪价维持底部震荡。预计6月中下旬后,随着市场供需形势可能调整,猪价可能进入季节性反弹周期。

探秘猪周期!影响生猪周期性相关因素分析

猪周期是生猪生产和猪肉销售中的价格波动现象,受能繁母猪存栏量、猪粮比价、二元母猪及仔猪价格、行业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影响。6月和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猪价低位运行,养猪场亏损,产能去化。同时,猪粮比价、二元母猪价格和仔猪价格下跌,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和预期。上市猪企的负债率在2023年显著上升,显示出行业财务风险。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当前猪周期的动态和市场走势。

小幅上涨!受市场供需制衡,猪价或将窄幅波动为主

2023年9月12日全国猪价行情数据显示,外三元生猪价格为16.62元/公斤,较前一天上涨0.05元,福建省猪价最高,青海省最低。玄田算法预测未来猪价,13日至15日呈现下跌后反弹,华中、华北、东北地区涨幅明显,部分省份如安徽、江西等小幅下跌。猪价受惜售情绪、猪场出栏、消费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预计将以窄幅调整为主。

养猪行业如何持续发展?秦英林刘畅陶一山白善霖等大佬南阳对话,都聊了啥?

论坛上,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讨论了猪养殖行业的降本增效策略和技术突破,强调了企业底层创新的重要性。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强调传承不是个人而是团队培养,而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认为猪周期概念已弱化,关注成本成为关键。其他嘉宾还探讨了成本控制、资金链安全、细胞肉技术、农业现代化等问题,以及行业如何在变革中前行。

聚焦两会:唐仁健回应了“三农”这三个问题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强调了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包括压实粮食生产责任、支持政策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他还提到乡村建设行动将从规划、硬件和软件三个方面推进,确保农民需求得到满足。对于种业翻身仗,提出将加强种质资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体化企业,建设种子基地,并加强市场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

《生物安全法》4月15日实施,将对食品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我国的新《生物安全法》于2021年4月15日实施,这部法律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传染病防控、食品原料安全和转基因生物管理等方面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对食品行业来说,它强化了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双重风险防范,要求完善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加强重大疫情防控,以及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合规审查。食品行业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确保业务活动的合规性。

一图读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附全文)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强调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收入增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强化耕地保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种业技术、加强乡村基础设施、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乡村治理和创新、加大政策和人才保障等,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业农村部2022年生猪等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通知

2022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生猪等畜禽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旨在了解屠宰环节的污染情况,评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通过部级和省级监测,对跨省和省内流通屠宰企业的产品进行微生物、药物违法添加等检测,并要求各地制定实施方案,确保监测数据科学性和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