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2024年第十三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

2024年第十三届世界猪业博览会暨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在成都举行,聚焦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推动养猪业的转型升级。嘉吉公司在猪饲料研发和数字化服务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助力养猪业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本文详细介绍了大会亮点及嘉吉公司在养猪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技术应用。

孔祥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品牌

在新征程背景下,农业品牌建设面临重要任务,如何定位和推进落实成为焦点。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指出农业品牌建设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孔祥智教授指出,农业品牌建设应关注产品质量、国际竞争、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地区特色发展,同时要解决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和运营难题,通过产业链延伸和特色产品开发,实现产业兴旺与农业品牌相辅相成。

11月2日,猪价遇冷“冲高回落”,蛋价涨后横盘,发生了啥?

国内生猪市场中,11月猪价经历冲高回落,受散户惜售和大猪出栏影响,价格窄幅回调。鸡蛋市场蛋价涨后横盘,产区和销区蛋价维持高位,但消费跟进不足,加上成本压力和口罩问题影响消费,预计短期内鸡蛋价格高位震荡。国内猪肉价格仍处于过度上涨阶段,储备猪肉投放加剧看跌情绪,猪价可能继续缓慢下移,但过度上涨预警解除后,挺价情绪可能反弹,猪价可能出现高频震荡。

预警!猪价涨幅放缓,呈现“南涨北跌”的态势,这是要转跌了吗?

11月中旬,猪价经历反弹后呈现‘南涨北跌’态势,政策调控信号明确,商务部表示将持续投放肉类储备。市场面临政策调控,北方降温带动消费,但气温回升将影响养殖端出栏,预计短期猪价难有大涨,猪市高位承压,将呈现‘易跌难涨’。今日全国猪价微涨,北方采购难度减小,部分地区猪价下跌。明日猪价预计稳中多跌,主要关注集团猪场上市量和成交情况。

新华网:全国首家动物福利科学研究院成立

第四届中国动物福利科学大会在重庆召开,重庆国康研究院成立,旨在提升动物福利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研究院致力于农场动物、伴侣动物等领域的福利研究,推动行业标准制定、教育培训和国际合作,以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健康。通过改善动物福利,提升畜产品质量,同时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2个预判!猪价刚涨又跌,下跌“一日游”?还是“跌绿”到月底?

12月猪价在阶段性上涨后出现回调,受气温下降和腌腊需求提升影响,市场转为震荡偏强。但12月初猪价两次下跌,北方地区猪价窄幅下挫,南方部分地区补跌明显,主要受消费不畅和集团化猪企出栏影响。市场预期逐步回升,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松动和消费需求复苏,屠宰量和腌腊利好显现。尽管养殖端出栏规模增加,但预计猪价将延续波动上涨趋势,上涨空间有限,后市需关注大体重生猪出栏对市场供应的影响和居民购买力对终端消费的提振。

Mysteel解读:元旦将至,猪价是否“逢节必涨”?

岁末寒冬,2022年生猪市场经历过山车行情。尽管2020和2021年元旦猪价因节日氛围上涨,但2022年因猪价下跌,消费前置导致价格下跌。2023年元旦,随着屠企宰量上升、消费需求复苏,尤其是康复人员的报复性消费,全国屠企开工率提升。尽管部分地区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但节日需求和天气因素叠加利好猪价。然而,新冠病毒可能影响终端需求。养殖端方面,12月猪价下跌导致亏损,部分散户抛售,市场供应减少。总体来看,预计2023年元旦猪价或将上涨,但需关注疫情动态。

国家发改委最新预判!2023年猪价波动幅度小于2022年,将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国内生猪产能稳定,预计价格波动幅度减小。发改委将与相关部门密切监控市场,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储备调节、市场监管和预期管理等方式,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平稳,包括春节期间的保供稳价工作已作出部署,各地供应充足,市场运行平稳。

一号文件发布!2月15日猪价风向“突变”,小麦渐稳,玉米转跌!

2023年涉农‘一号文件’发布对农业和畜牧业有重要影响,强调生猪稳产保供与能繁母猪产能调控,推进规模化养殖和粪污处理。猪价虽涨但仍面临压价风险,小麦价格稳定,企业购销僵持,玉米价格因供应增加转跌。市场预期在3月后随着天气转暖,玉米价格将筑底上涨。

“正大集团内蒙古区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敬老关爱行动

在雷锋日60周年之际,正大集团内蒙古区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与内蒙古芸公益协会联合开展了一场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提供了爱心物资、健康义诊、科普知识和生活关怀,践行了奉献、互助的雷锋精神。正大集团表示将继续投身公益,弘扬'爱是正大无私奉献'的企业精神,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