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非基本面因素——政策对生猪行业的影响分析

本文分析了生猪市场中短期的冻肉收放储政策如何通过调控供需稳定价格,中长期的调运政策如何影响区域间供需,以及环保政策对行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的影响。这些非基本面因素在不同层面影响猪价波动,反映了行业调控与市场变化的关系。

四川盆地等地未来三天降雨连连 局地有大暴雨并伴有强对流

未来三天(7月12-14日),四川盆地降雨频繁,部分地区有暴雨甚至大暴雨,伴有强对流天气,需防范次生灾害如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公众出行请注意交通安全。同时,盆地东部高温持续,部分城市高温预警。各地预报和防范措施由中国天气网提供。

“航天猪”来袭!猪价升温“9连涨”,上涨逻辑找到!7月25日猪价

7月猪价呈现‘9连涨’,受屠企提价、标肥价差倒挂、肥猪紧缺和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虽然市场信心增强,但猪价上涨压力仍存,产能释放进程缓慢、区域价差扩大、伏天风险以及集团化猪企出栏减少等因素可能导致回调。整体上,猪价进入上升趋势,但存在波动可能。对于7月25日的猪价和后续走势,看法各异。

猪周期规律不再!生猪产能去化呈现两极分化 规模猪企资金承压也要到临界点了?

财联社报道指出,猪价周期规律被打破,散户在亏损压力下加快产能去化,而规模猪企在资金支持下仍维持扩张,预计前二十大猪企母猪产能将增加。市场分析认为,随着资本涌入和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周期概念减弱,规模猪企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成本逐渐降低,对散户构成挑战。在当前亏损和高成本环境下,散户和规模猪企的去产能策略形成鲜明对比,预计未来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散户去化进程将持续,而规模场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惠誉:中国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率回升面临不确定性

惠誉评级指出,中国生猪养殖企业的利润率回升可能需要时间,受2023年下半年温和的生猪价格和可能的饲料成本上涨影响。大型养殖企业由于成本效益和运营效率较高,预计率先复苏。然而,市场供应过剩和不确定性较高的饲料价格可能制约价格反弹。尽管进口粮价便宜,国内天气因素对饲料产量构成挑战。总体上,惠誉强调了市场动态和成本压力对行业的影响,提醒投资者谨慎对待。

农业农村部:明后年开始,纸质动物A证、B证将成为历史!

此通知强调自2024年起,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工作,从动物B证开始,到2025年起涵盖动物A证。旨在通过智慧监管网络提升监管效能,简化行政手续,强化信息化监管,强化数据安全,强化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强调了信息安全和工作机制的完善,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预警!蛋价大涨46.98%,猪价大跌6.1%,发生了啥?答案来了!

9月中旬,国内畜禽养殖市场出现分化:鸡蛋价格触底反弹后涨至阶段性高点,但由于需求跟进转差,蛋价承压,预计在5.4-5.6元/斤徘徊;而生猪价格筑底后震荡,受双节提振略有上涨,但因出栏集中和供应充足,猪价难破18元/公斤。市场显示,下游接货情绪谨慎,养殖端扛价意愿不强,供应改善预期将限制价格涨幅。

生猪现货日报|全国均价14.44元/公斤 节后供需双压力 短期猪价或弱势震荡

今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下跌,春节假期过后猪价普降,受节前囤货和节后消费低迷影响,市场消化以前期库存为主,贸易商补货不积极。供应端,春节前恶劣天气影响出栏,节后压力增大。预计未来猪价将保持震荡下跌,养殖端或有抗价观望,屠宰企业压价作用有限,猪价将进入低位盘整阶段。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2020年度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结果的通报

这篇通报讲述了2020年按照农牧发〔2020〕8号文件执行的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包括6733批样品检测,其中6683批畜禽产品合格率99.49%,50批蜂产品合格率94.00%。检测出部分不合格样品,涉及禁用药品和超标化合物,要求各地加强2021年监控计划,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兽药使用监管,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饲料连续的上涨或将按下暂停键

受玉米价格上涨影响,国内饲料企业宣布涨价,但饲料领域整体增速较快。随着新粮上市临近,玉米价格开始回落,预计市场将回归理性。饲料企业的高成本压力有望缓解,下游养殖行业面临成本压力,但玉米价格降温还需依赖供应量提升。市场各方对新粮上市后的价格预期趋于理性,这将影响玉米市场的购销和价格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