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猪市“猪满为患”!进口猪肉量却大涨18.7%

2023年上半年,尽管国内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猪价低迷,养猪业亏损严重,但受进口猪肉价格相对便宜和下游贸易商看涨预期的影响,猪肉进口量仍保持上升。然而,随着国内能繁母猪存栏去化缓慢和猪企继续扩产,市场产能预计增加,养殖散户面临压力。在这种环境下,降本增效和灵活经营成为行业的生存关键。文章详细探讨了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来源于猪好多网。

华南沿海多地有强风雨 西部地区有雨雪天气〡农牧气象

本文提供了关于台风“小犬”(14号台风)的最新动态,包括其路径、强度、风力预报及对广东、台湾、西藏等地的影响,同时预报了未来三天国内的天气变化,包括雨雪天气和大风。内容来源于中国天气网,版权信息已注明。

猪价涨势“熄火”,仔猪堪比“白菜价”,发生了啥?10月16日猪价

10月国内生猪市场猪价走势低迷,双节利好未能提振,节后出现惯性回落,生猪价格创历史新低。消费疲软、需求减少导致市场压力增大,屠企压价,猪价涨势受阻。养殖端出栏压力不减,供应宽松,加上消费利好不足和冷冻猪肉库存多,猪价上涨承压。仔猪价格大幅亏损,母猪淘汰情绪升温,但大厂资金链可能影响淘汰节奏。整体市场购销博弈,猪价僵持。

农业农村部:未来半年猪肉市场供应充足 养猪亏损程度可能重于今年同期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陈光华在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发布会上指出,今年4-9月新生仔猪量增长,未来半年供应充足。然而,春节后可能出现消费淡季与生猪出栏增加的双重压力,养猪户需合理调整生产。猪价虽已从亏损转为盈利,但四季度消费旺季可能导致价格回升。专家预计后市供应将持续增加,但缺乏大幅上涨基础。

粮价起变化!猪价震荡调整,玉米“跳水”小麦揪心【今日行情】

11月29日,进口玉米拍卖底价下调导致国内现货市场走弱,东北和华北产区玉米报价下跌。小麦价格近期以弱稳为主,需求不足,淀粉企业开工率下降。生猪市场猪价经历震荡调整,价格超理性回调后,市场预期逐步好转,有望迎来反弹。猪博士提醒,养殖者关注供需动态和市场情绪。

行业随笔 | 养猪这条路究竟多残酷,有太多无奈和无助

本文讲述了猪场老板在面对非洲猪瘟、猪价波动、产能过剩和养殖成本上升的挑战中,坚守传统养殖模式与精细化管理策略的故事,探讨了疫情对养猪业的影响和规模化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作者也提醒读者,行业变化莫测,做好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规模和模式是关键。

好消息!单日大涨8毛,多省猪价涨破9元大关!

全国生猪价格在1月30日涨破8元/斤大关,安徽、江苏等地高价区已达9元/斤。猪价上涨主要是因为华东、华中省份猪源供给减少,运输受阻,加之年终需求增加和市场情绪影响。屠宰开工率上升,白条走货良好,但随着气温下降和春节临近,白条价格上涨,下游接货积极性降低。春节备货将提振需求,预计小年前后猪价将达到顶峰,但年后猪价形势仍受产能去化影响,节后走势需进一步观察。

节后,猪价走跌,白条累降14%,仔猪价格走弱【今日行情】

2024年2月的生猪和白条市场价格经历了春节前的高位,节后出现回调。猪价下跌约7.1%,白条价格更是下跌超过14%,屠企从盈利转为亏损。白条价格下跌主要受消费淡季、订单不足和价格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仔猪价格冲高后回落,养殖端补栏积极性降低,母猪存栏下降预示着未来供应可能减少,猪肉价格有上涨趋势。但库存压力和终端需求疲软使屠企面临压力。

农业农村部答复关于持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的建议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秦英林代表提出的豆粕减量替代建议得到农业农村部积极响应。持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旨在保障粮食安全,通过提升低豆粕日粮技术认知,打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大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减少饲料中豆粕的使用,促进养殖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部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技术规范、科普宣传、优化产品审批,以提高全行业对豆粕减量替代的认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