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母猪便秘原因与解决方案

文章详细探讨了母猪在妊娠期间出现便秘问题的原因,包括日粮变化、粗纤维不足、缺乏运动和药物使用等因素,并提出了调整日粮配方作为解决便秘问题的关键措施。

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

这是一份关于深化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改革的通知,旨在解决政策实施中的问题,推进养殖场户自主免疫,放开疫苗流通,强化法律法规配套,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加强效果监测和责任落实,确保养殖业生产安全。改革计划分阶段推进,目标是建立高效、规范的强制免疫机制,强化服务管理,并要求各省制定实施方案并定期上报进展。

九项任务全方位防控布病风险

本方案旨在加强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降低发病率,通过源头防控、重点动物群免疫、消毒灭源、净化无疫区、检疫监督等措施,力争到2026年实现全国畜间布病流行率下降,牛羊群体健康水平提高。方案强调组织、技术、经费和部门联动,以保障畜牧业发展与公众健康。

2022年国庆节期间饮食安全消费提示

本文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2022年国庆节前发布的消费建议,强调家庭用餐时注重卫生、食物均衡和合理搭配,同时提倡按量备餐,减少食物浪费。对于外出就餐,强调防疫措施,选择安全餐厅,避免聚集。特别提到了大闸蟹的选购和科学食用方法,确保节日饮食健康与安全。

正大集团甘肃区举办“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创造安全健康美好生活”315系列主题活动

正大集团甘肃区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举办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和示范单元评比活动,旨在提升全员法规意识,强化食品安全。竞赛以《食品安全法》为主要内容,员工积极参与,考核成绩优异,体现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同时,通过示范单元评比,推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安全。正大集团坚守食品安全底线,打造全程可追溯的食品产业链,承诺以实际行动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提升品牌形象。

猪流感病毒不是新病毒 对人和动物的传播性和致病力不强

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研究团队关于G4猪流感病毒的文章引发关注,专家座谈指出该病毒为常见H1N1亚型,传播性和致病力不强,且在人群中传播可能性低。文章数据不具代表性,对生猪生产影响有限。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将继续加强监测预警,防范重大疫情。

预警!猪价遇冷小麦跌,豆粕行情反弹,发生了啥?

2023年2月21日,农行二月初二龙抬头,粮食市场走弱,猪价冲高受阻,全国生猪均价下跌。小麦价格下跌至1.57元/斤附近,而豆粕市场因进口大豆预期减少,行情有所看涨。尽管生猪供应增量有限,猪价下调幅度或有限,但市场供应压力和消费淡季导致价格波动。预计短期内,小麦市场横盘,豆粕价格维持波动。

7月10日猪价“变脸”,粮价“揪心”,玉米风险陡增,小麦跌惨

7月10日,国内粮食和生猪市场呈现复杂走势。玉米价格上涨,价差扩大,导致小麦饲用性价比提升,部分饲料企业转向低标小麦采购,而玉米深加工企业因三伏检修提价情绪转弱。生猪价格止跌转涨,但受购销低迷影响,猪价上涨承压,市场震荡偏弱,华南和华东部分区域略有上涨。小麦价格下跌,制粉企业压价情绪持续。总体来看,市场供应宽松,消费无明显提振,猪价预计震荡下行,但存在底部回升的可能,需关注规模猪企动态和二次育肥时机。

养猪业复苏非猪周期反转,警惕盲目乐观情绪

生猪养殖行业迎来改善,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上半年预计扭亏为盈,但猪周期反转尚不明朗。企业注重成本控制,投资者需谨慎对待市场乐观情绪,行业复苏之路充满挑战。

猪红眼病的成因与防治策略:守护猪群健康的双眼

本文深入探讨了猪红眼病的成因,包括猪舍环境、疾病、饲料、药物和管理等五大因素,并提供了详细的防治措施,如改善环境、合理用药、局部治疗等,旨在帮助养殖户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提升猪群健康,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